第248章(1 / 2)
苏榛抬手比划着:“先把那几片大的放在戏台正前方,呈扇形散开。”
船工们依言将几块较大的冰透镜安置妥当,随后小司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手持火把和油灯站在冰透镜后方,按照柳嫣的指示,不断调整着灯光的角度和距离。
戏台上本是青璧在指挥的,但面光问题不解决、朝沐娘子都坐不住了,亲自跑到冰台上坐阵。
眼下瞧到新装置来了,赶紧让台上的人把自己对应的位置站定,配合冰透镜的光线调整。
柳嫣的目光专注在戏台上,指令发给冰镜人手:“稍微往左偏一点,对,就是那里!”
随着光线的移动,戏台的一角渐渐被照亮,虽然还不够、但已初见成效,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苏榛的信心恢复了,有条不紊的继续指挥冰镜的布置,不断的还要回忆在音乐节上的灯光角度,又在戏台的两侧分别放置了一些较小的冰透镜,逐渐的,光线几乎能罩上整个台子了,但亮度肯定也差强人意。
也为了看得更清楚,苏榛索性让小司跟另一个船工拎着梯子跟着她、一边走一边架梯子,她亲自往高处爬,站在高处才能更好的观察光线的走向、才能不断地给下方的人发出指令。
其实梯子架得很稳,但小司心里始终捏了把汗、心惊胆战的跟着:“我滴个老天*爷,那可是盛家未来主母啊、那可是重云公子的心上人啊,这要是给摔了碰了、自己真真是赔不起啊。”
“这边再抬高一点,慢着,稳住!”苏榛自然不知道小司在底下吓成了啥,她只在全神贯注。
约莫耗费了小半个时辰,上百面冰透镜才逐一安置到位。光线愈发亮堂起来,尤其原本昏暗晦涩的面光,此刻成了柔和的光晕,跟戏台上披了层薄纱似的。
百戏行的角儿们越看越激动,他们嘴上没说,心里可是明白像这种琼池似的仙境戏台、怕是在往后也再难遇到。大伙儿的珍惜之情溢于言表,已经不用朝沐娘子或是柳掌柜指挥,所有人的一招一式都愈发认真起来,仿佛台下已经有了看客、已经是正式登台了。
而台下的“群演”们、甚至已经在嘉年华上开夜工的人们纷纷被这边儿的热闹吸引围拢过来,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想把台上角儿们的一招一式看得更清楚些。
“哎呀,这戏台可真是好看。”
“中间那个就是朝沐娘子吧?跟天仙下凡似的!”
“可不是嘛,这般景象,咱兴盛湖可是头一回见,往后也难再有了。”
“呸!这话说的,往后年年都有,咱年年都办!”
尤其不少兴盛湖的孩子们也兴奋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还在模仿起台上角儿们的动作,有模有样地比划,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一时间台下也热闹非凡,与台上的精彩相互映衬。
苏榛总算松了心里绷紧的那根弦,与柳嫣远远对视、两人不约而同朝对方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相视而笑,尽在不言中。
直至齐刷刷的、脆甜的众多童音在人群中响起:“糖葫芦,甜如蜜的冰糖葫芦、我们白水村特制的冰糖葫芦,只要十文一根!十一根便宜咧!”
站在梯子上的苏榛朝下头一看,是白水村童创组的十个娃娃穿着“工装制服”,或挎着小篮子、或扛着稻草架子,趁人多出来赚钱了。
这肯定是排练过,否则不可能吆喝得这么齐。
苏榛瞧着打头的谨哥儿,又好笑、又心疼、又欣慰:不愧是我弟……祖宗!
距离山海嘉年华开幕倒计时一日
开幕前的最后一日,年二九。
嘉年华内千家商铺、摊贩均已入驻齐整,满园子氛围就不仅满是即将开幕的热切、浓郁年味打挂满了红灯笼的驻车场开始、一路沿着冰雕指路牌地扑面而来。
天还未破晓,所有的商家们便已在现场忙碌起来了,做着开幕前最后的预备。
苏榛仍旧也起了个大早,简单用了早食就跟白芳、符秀才三人到了现场做晨间巡查。
最外侧的美食区域堪称人气鼎沸的核心地带,密密麻麻汇聚了足有几百户商号和散贩摊子。苏榛清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招商如此之众,确实也要感谢一下那个她还没见过的太守大人。
听柳嫣说,府衙为了引资可是下了大力气。
尤其为了吸引异域行商,新出台了不少措施,凡是异域商人来白川府投了银子达到一定金额的,头两年一概免征商税。
甚至还在兴盛湖划了一片临水地段,等开春了就要建个异域商坊,未来还要组个“异域商贸调解司”,这才一下子吸引了不少。
再加上白川府本地以及周边州县的铺子,光是炙烤类的摊子已经宛如一条蜿蜒长龙,足足绵延了数十米,足有二十多家商铺在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