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2 / 2)
一来二去,车夫们对嘉年华也是充满期待,不仅自己乐意来,还会向雇主、同行大力推荐。
负责驻车场管理的项松等人也早就预估了当日的车马量,秣马栈的司库们一早就又来清点好苜蓿、豆饼等饲料库存,把价格牌擦拭干净,摆放在显眼位置。
不止如此,兴盛湖的担商小贩们也是早早赶来,把装满生姜、净水、暖炉和干粮面饼的担子,有序的摆放在了指定位置。
总之今日的兴盛湖家家无闲人、个个做买卖。
等苏榛到的时候,驻车场已经陆续来了第一批车马。
但这第一批显然不是游人的车马,而基本都是带着通行牒文、为了开幕以及上午的“头鱼拍卖会”背书的官方车轿。
负责查验的车卒引导官轿驶向辎车区的专属位置,娴熟地给马匹卸下鞍具,喂上苜蓿和豆饼。
随着天色渐亮,驻车场愈发喧闹:赶车的吆喝声、马匹的嘶鸣声、车轮的辘辘声逐渐交织。
苏榛放下心来,跟盛小山赶往第三站:嘉年华现场。
第189章
驻车场跟嘉年华现场紧密相连,游人是步行入内。但为节约时间和体力,苏榛走的是内部通道,通行车马。
尽管只是内部通道,但每隔一段距离也有冰雕矗立。
冰牌坊之间拉起了一道道用冰柱串成的珠帘,每隔几步就挂了冰灯,在晨光映照下光芒闪烁。
路两旁还有兴盛湖的娃娃们堆出的不少雪塑,总之绝对不让这条路单调便是了。
一路上随处可见身着厚棉衣的兴盛湖商贩,有的肩挑扁担,两头箩筐装满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香气四溢的烤红薯;
有的赶着小驴车、还有的拖着冰撬、雪板,上面摆放着糖葫芦、面具等年节时兴的小玩意儿,全部热热闹闹地朝着里头走。
人虽多,但每一隔距离就有志愿者在岗上疏通引导、查验“工作牌”,所以整条内部通路也是井然有序。
不到一刻,苏榛的车就进到了嘉年华里头,直奔向头鱼拍卖的冰台。
其实本来的规划中,头鱼拍卖就用戏台冰台的,但后头仔细一盘算还是不成。一是腥气没办法解决,二是戏台的冰台是有后台幕布和置景的,不可能上午拍卖、下午再把置景复原。
于是就在冰嬉场旁边又重新搭建了一处。
新台子规模宏大,长约五丈,宽近三丈,拿厚实的冰块堆砌成的,晶莹剔透。
冰台的四个角立了四根冰柱,每座冰柱上都雕刻着祥鱼瑞兽的图腾。
冰台正面设了三级冰阶,正中央摆了一张巨大的冰桌,桌上铺着柔软的红丝绒布,待会儿头鱼就将放置于此。
在冰台的各个关键位置都提前安置了人手随时待命,准备了干净的手巾、水桶,以便及时处理拍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
斐熙作为首场的“冰拍牙郎”,天刚破晓就到了。
他也换了身崭新的玄色棉袍、棉帽,整个人精神抖擞在冰台上来回踱步,口中还念念有词,显然是在反复演练着开场致辞和拍卖流程。
冰台下面也是置了桌子,由斐熙在通泰牙行选了位帮手负责记录拍卖价格。另外还有数十名小厮穿梭于站位之中,拍卖开始后他们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见苏榛来了,斐熙赶紧小跑着过来拱手行礼。
苏榛也不想耽误他演练,便只简单的询问了几句就下了冰台子,朝着暖棚方向走过去。
拍卖冰台底下没有设置座位,所有参与者会默认先到先得的原则站位。
但在远处视野最好的高处,设了一座白水村特制的暖帐。那里是为真正的参拍富商们准备的贵宾区,他们并不会亲自在冰台底下喊价,而是通过预先安排好的小厮,借助旗语进行遥控指挥。
至于这暖帐,帐面自然还是用桐油加帆布的基本组合,但跟时下普通的帐蓬不同的是,它是组合而成:顶棚是天幕帐,四周是风挡帐帘片儿,衔接处一概采用系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