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2 / 2)

“这次不是捐,是合作。”苑琅命人把《流民技能清单》逐一发了下去,“缺的木工、织工,流民中尽有好手。本州出人力、员外出工钱、流民有饭吃、作坊添人手,如此互利之事还望诸位支持。”

见众人交头接耳神色犹豫,苑琅接着说:“为表诚意,本官在此承诺:凡参与此次合作的商户工坊,在新政推行期间可享税收减免之惠。工坊每吸纳二十名流民做工满三个月,当季商税便减免一成;满半年减免两成,以此类推,最高可减免五成商税。”

话落,屋内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精明些的眼中闪过精光:“大人此话当真?”

减免五成商税,可是从未有过的优惠。

“自然当真!”苑琅神色郑重,“但有一点需说明,工坊需如实上报流民用工情况,若有虚报冒领,不仅税收优惠尽数取消,还将按律严惩!诸位莫要心存侥幸。”

盐商王员外摩挲着手中的清单,“若能如此倒不失为一桩美事。只是这流民管理,怕是要费些心思……”

“这便无需诸位操心。”苑琅接过话头,“州府会派专人协助管理,确保流民安心做工。诸位只需提供岗位与工钱,其他琐事,本州自会处理妥当。”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富商们各自盘算着利弊。许久,还是王员外率先起身拱手:“既如此,王某愿带头一试!”

紧接着其他富商也纷纷应和,第一步算是完成。苑琅心头却丝毫没有轻松,他深知暗处的暗流随时可能将一切掀翻。

果不其然,随后几日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暗疮”便被接连揭出。比如有些商栈通过“死契”把流民变为私产。

甚至更恶劣的还有故意敲断流民肢体,私自铸造刻了“官奴”字样的铁链,这种人身控制、使得流民即使想离开也难以逃脱。

总之流民新政一日激起千层浪,白川府上下炸开了锅。支持新政的官吏暗自叫好,终于能借此机会整顿这些为非作歹之人。而与富商勾结的官吏们却坐不住了,纷纷私下找门路自救,甚至在朝中“有人”的还想能不能走个上层路线,在朝堂上弹劾苑琅“滥用职权,构陷良商”。

苑琅才不怕这些,一道道政令从州衙飞传而出:查封涉事商栈,解救被囚流民,严惩涉案官员。

可惜重罪的几家商栈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满地狼藉。苑琅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唯有破釜沉舟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但他毕竟有官位在身、有官差保护,而白水村那位……思来想去,他私下约见了盛府的老爷子,也没人知道他俩聊了些什么,但见聊完之后苑琅神色轻快了不少,显见是有成效的。

当然,这些消息并未曾传至白水村。苏榛只知道她的提议通过了,且府衙的新政正在一点一点的颁下来。

而这当中的日子,苏榛身上发生了两件事:其一是斐熙进城了一趟,去陈银匠家把苏榛委托打制的金丝拿了回来,私下偷偷的交给了苏榛。

因有正常损耗,金丝最后的总重是五十一两,也在苏榛的预计范围内。

斐熙虽也不清楚苏榛把银两换成金丝此举是何意思,但东家的事儿他自是不会多问。

其二是盛府派季管家来了一趟白水村,拉了整整三车*的冬礼,说是盛飞松老爷子给未来孙媳妇添的箱笼。

说实话阵仗过于高调,连马车都装饰了红绸彩缎,若非少了一路锣鼓喧天,几乎要赶上嫁娶的排场。到达后,红绸包裹的箱笼被一一卸下,堆在萧家院里垒成了小山。

更惹眼的是,其中一辆装饰最奢华的马车,竟连同马匹、车夫一并留在了白水村。说是特意给苏榛备下的出行座驾,平日里就停在工坊,所有的养护开销与车夫工钱,全由盛家一力承担。

白水村本就不大,这一行的热闹又是赶在村民跟流民们正一起在村口搭窝棚的时候来的,毫不夸张的说,怕是三日之内方圆百里都能知道了。

总之这高调的冬礼让萧家热闹了半日,到了晚上苏榛跟萧家人一起清点,好家伙箱笼打开后那些珠光宝气几乎晃花了她的眼。

雪白的狐皮大氅、鎏金手炉,就连装胭脂水粉的匣子都是掐丝的。虽说苏榛挺爱钱的,但这……

是不是有点儿夸张了?眼下她手上还有盛重云列给她的那些个价值连城的聘礼,那些是人家的“婚前财产”,苏榛收得已经很勉强了(并没有)。如今又双叒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