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585节(1 / 2)
后面一句是对维修师傅说的。
杨士庭短短几句话和王尧说的一模一样,老板和维修师傅连点头都不会了。
额滴个老天爷啊,举人老爷竟然是杨大人的师兄弟啊,怪不得人家小小年纪就是举人老爷,还能将这机器门道说的头头是道呢,原来是同一个师传!
杨士庭带着王尧离开。
王尧还在奇怪道:“这磕米机也太粗糙了,竟然还是二代热效应机,咱们不是已经攻克了‘极速高温不散’这个难题了吗?”
杨士庭道:“民间用不到太高端机器,别看二代机用着麻烦笨拙,热能利用这一块换了最前端技术,能节省不少燃料,排放也降低不少,要不然,这北京城上空该乌云罩顶了。”
王尧抬头望望有些灰蒙的天气,认同道:“北京的天空是不如福山的碧蓝。”抽了抽鼻子,评价道:“味儿也不好闻,又干又燥的。”
杨士庭:“总比开封好吧?”
王尧:“好吧,比开封强不少。”
他才回原籍去考了秀才和举人,所以亲眼见过开封。现在的和小时候逃灾之前的记忆没有太大区别。
也有可能是有区别的,但他离开时候年纪太小,记不太清了。
将开封的印象丢开,王尧带着浓浓期待问道:“师兄,我能去拜访定王殿下不?”
杨士庭看他一眼,问道:“干嘛?”
王尧踢了踢平整的水泥路,实话实说:“我想去直隶修铁路。”
杨士庭训斥道:“你想都别想!你老老实实给我考科举,等考上了再说其他。”
王尧噘嘴:“那我要是考不上呢?人家都是苦读几十年圣贤书,我才读了几年,就要我来跟他们一起考,能考上才奇怪吧。”
杨士庭张口,王尧抢先截口道:“就算我明算、明法考全分,八股也过不了!”
杨士庭气的掐住他的后脖颈,就像是掐住小鸡仔的命脉,咬牙道:“你好歹也是寒窗苦读十年书,能不能不要灭自己威风?”
王尧不服气:“我还有一半时间修数理化,还有一半时间去车间实习,再分一半时间练习骑射武术,剩下的一丁点时间,才是留给四书五经的。”他掐了一眯眯手指节给杨士庭看。
杨士庭自豪道:“那也比整日读八股的强了。”
王尧死鱼眼,他有充分的证据怀疑,他师兄的眼睛装滤镜了,还是很厚的底的那种。
杨士庭笑安慰道:“我不是在自卖自夸,觉着咱们福山出来的就一定比别人强,而是今年浙江学子不参考,竞争标准一下子降下一大截,你考上的机率大大提高了。”
王尧:“那还有江苏、福建这两省,还有直隶、山东的呢?这些省份都很会读书的。”
杨士庭没好气道:“你怎么话这么多。我跟你说,你要是不考,信不信我腿给你打断?”
王尧:“那我就去王妃那里告你虐待!”
“嘿我说几年不见你胆儿肥了哈……”杨士庭说着就要动手,王尧身手敏捷的躲开,“哈哈”笑着向前跑去。
杨士庭无语在后面喊道:“跑错方向了,城门在北边,你朝东跑个什么劲儿。”
王尧只好又乖乖跑回来。
杨士庭无奈又好笑道:“就你这路痴本性,还去修铁路呢,铁路不得被你修去西伯利亚?”
王尧哼哼唧唧:“我图纸上又不是路痴。”
杨士庭押着他进城:“光会画图纸那叫纸上谈兵……”
第426章
进了永定门, 就是进入南城了。
一走进南城,入目就见香火缭绕,不知道的, 还以为进入了哪家寺庙呢。
永定门内,各种寺庙众多,最大的祭祀场所,就是天坛和先农坛, 围绕着这两大皇家祭祀场所,建了很多诸如药王庙、清化寺、娘娘庙、月老庙等,供百姓们上香祈福。
这会子,娘娘庙和月老庙香火最盛,杨士庭吓唬王尧,道:“你可得跟紧了我,要是被哪家抢去做了上门女婿,我可没脸去救你啊。”
王尧撇撇嘴, 道:“他们也得抓得住我才行。”
杨士庭忍俊不禁, 笑道:“是了,你打小就跟个猴儿似的, 不管是抢东西还是跑路,都没人比得过你的。”
王尧随口道:“还是有一个人能比的过我的。”
杨士庭:“……你是说,赵知仪?”
王尧随着他走,看着沿街的景致,点头,道:“她现在应该长成大姑娘了, 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了。”
杨士庭觑他一眼, 闲谈般问道:“你很想见她吗?”
王尧莫名其妙看他一眼, 道:“她也算是旧识, 谈不上想不想见吧。好像我想见就能见的到一般。”
赵知仪是小福和赵香艾的女儿,两口子当年奔着德亨去了庙屯,留下长子赵知新在京给纳喇氏养。在庙屯,两人生下了次女赵知仪。
后来德亨回京指婚、大婚,去福山时候,就将赵知新一起带走,阖家在福山团圆。
所以,赵知仪虽生在庙屯,但她长在福山,具体来说,是长在总督府和福山学院。
像她这样大的孩子,除了家里和学校,还能去哪里?
所以,她与年龄大了四岁但入学晚的王尧,成了同班同学。
王尧是黄河决堤,逃灾被人口买卖卖去福山的,他虽然年龄上大了四岁,但和赵知仪站在一起,体格子上看起来更像弟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