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2)
从小抚养自己长大的至亲同时离去,她一下子就无处可依。
别人还在烦恼穿什么花裙子、怎么对喜欢男生表白、成绩不理想怎么办的时候,她唯一想的只是怎么活下去。
还好水姐待她极好,与亲生女儿无异。
如果当时能那样平安顺遂地长大,哑女倒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可惜,没有如果。
水姐的男人陈家豪,染上了赌。
他从没有改变,也可以说,他那层勉力维持的老实人皮囊终于被撕开了。
很久以后,她们才辗转得知,陈家豪本就是南方帮派里混的,在船上做些见不得光的勾当,犯了事才仓皇北逃。
这是后话,却像一道阴影,提前罩住了她们的日子。
紧接着,便是珍珠溺水而亡。
哑女亲眼目睹了那过于骇人的场面。
巨大的恐惧扼住了她的喉咙,从此再发不出一点声音。
那段记忆,也被她自己深埋、封存,仿佛从未发生。
陈家豪和珍珠走了,就只剩下水姐和哑女。
那时哑女还在镇上的中学念书。
家里值钱的皮卡、摩托早被陈家豪抵了债,她们的日子过得像被水反复淘洗的米,寡淡而贫瘠。
每天接送哑女上放学的,是一位话不多的摩的司机。
他看上去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常年穿着一件洗得起毛的格子衫,见人总是微微垂着头,不太爱笑。
可他的孝心是出了名的,曾经勒紧裤腰带攒了好几年的辛苦钱,就为了给守寡多年的老母亲买条金项链,这事迹还上过府里的报纸,在当地都是一段佳话。
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却藏着豺狼的心肠。
起初,他送哑女,总爱在过桥时,猛地加速。
哑女瘦小的身体控制不住惯性,常常重重地撞在他厚实的背上。
那时哑女只是觉得别扭,像被什么湿漉漉的东西沾了一下,说不出的难受。
后来,她学乖了,死死抓住车后座的铁架,哪怕冒着被甩出去的危险,也绝不再靠上去。
王师傅最开始也给她带些小东西:塑料小发夹、零食、甜水饮料。
哑女起初还心存感激,以为他是可怜自己没了爹妈。
可渐渐地,那试探变了味。
他会在路上突然捏一下她的胳膊,或者冷不丁在她耳边发出怪声,甚至故意绕远路。
直到那天放学,夕阳把土路染成一片浑浊的橘红。
摩托车本该在岔路口左转向家,王师傅却猛地一拧车把,拐上了右边那条通往废弃芭蕉园的荒僻小路。
哑女的心瞬间沉到冰窖,她拼命捶打他的后背,喉咙里发出不成调的“嗬嗬”声。
王师傅像没听见,反而把油门拧得更响,摩托像脱缰的野狗在坑洼的土路上癫狂。
路两旁高大的芭蕉树投下浓重的阴影,宽大的叶片像人手。
她被粗暴地拖拽进密林深处,那只粗糙油腻的大手开始撕扯。
她踢打着,指甲在那人手臂上抓出血痕。
就在绝望没过头顶时,隔壁榴莲园里突然传来几个半大少年的笑骂声。
声音很近!
司机动作猛地一僵,警惕地抬头张望,咒骂了一声,终究不敢冒险。
他狠狠拧了一把她的脸,低声威胁:“敢说出去,弄死你!”
才悻悻地把她推出芭蕉林。
哑女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裙子破了,膝盖擦伤,头发上粘着枯叶。
她想告诉水姐,可看到水姐在昏暗的灯下,对着几张催费单发愁,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那一夜,她像惊弓之鸟,蜷缩在薄被里瑟瑟发抖,稍有风吹草动就惊醒,梦里全是那张狞笑的脸,和令人作呕的芭蕉腐臭。
第二天一早,王师傅的摩托车又准时停在门口。
哑女缩在门后,脸色惨白,死活不肯出去。
水姐不明就里,只当女儿病了。
王师傅却异常“热心”,提着一袋木瓜走进来,脸上挂着那副招牌式的敦厚笑容:“水姐,我顺道买的,给哑女削了吃吧。”
水姐连声道谢,哑女看着阿母感激的样子,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但水姐不是寻常的母亲。她自己就曾被生活粗暴地侵犯过,对危险的嗅觉异常敏锐。
哑女连续两天拒绝上学,异常的眼神,终于让水姐警铃大作。
第三天清晨,当摩托的引擎声再次在门外响起时,哑女惊恐地抱住门框。
水姐蹲下身,握住女儿冰冷的小手,声音放得极轻:告诉阿母,怎么了?
哑女抬起泪眼模糊的脸,对上水姐那双饱含担忧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