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2)
古董店那次虽未等到九爷,但未必行不通。
她捏了捏贴身藏着的白玉观音,这就是最好的鱼饵。
她又折回夜市,挑了件洗得发白的宽大旧t恤和一条肥大的喇叭裤,还买了条廉价但闪亮的银色细链子挂在脖子上。
换上后,对着镜子照了照,活脱脱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少年。
她没直接去九爷的店,而是先找了一家本地人开的小当铺。
店主是个皮肤黝黑的老头,对那块白玉只随意瞥了两眼,兴趣缺缺:“两百铢啦。”
哑女二话不说,卷起东西就走,老头眼皮都没抬一下。
又如此这般跑了两三家,开价都不高,无人挽留。
最后,她才晃悠着,带着一身刻意模仿的街头痞气,走进了那家熟悉的“古斋”。
果然,小伙计懒洋洋地迎上来,以为又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
直到哑女把那块白玉观音漫不经心地拍在柜台上,小伙计拿起对着光看了几眼,脸色变了变,朝里面喊了句什么。
很快,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留着山羊胡,气质迥异于本地人,但也不像华裔的管事快步走了出来。
他拿起白玉,凑到手电下,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地审视着每一道纹路,表情凝重。
“这位先生,”管事的开口,语气带着试探的恭敬,“请问这件东西,您是从何处得来的?”他推了推眼镜,目光紧紧锁住哑女的脸。
哑女正嚼着口香糖,腮帮子一鼓一鼓,闻言立刻伸手去抓那观音,动作又快又野,一副被冒犯的样子。
她粗声粗气地顶回去:“坟里挖的!怎么,嫌晦气不要啊?”眼神里全是混不吝。
“要,要。”管事的连忙按住她的手背,堆起笑容,“先生别误会,行有行规,总要问一句来路。您若不方便,不说也行。”
他不动声色地探问,“那……您打算要个什么价?”
哑女嚼着口香糖,慢悠悠地伸出右手,五根手指张得开开的,在管事的眼前晃了晃。
她根本不知道这“五”代表多少,五百?五千?五万?
她只知道,要摆出这副架势,让对方去猜,去琢磨。
管事的盯着那五根细长的手指,又看看眼前这穿着廉价,却眼神沉静的少年,心里直打鼓。
年纪不大,倒像是懂点门道里的虚张声势?
他犹豫着,试探道:“这个数……先生,能否再让一让?”
哑女二话不说,一把抓起白玉观音,利落地用那块包玉的旧布一卷,塞进宽大的t恤口袋里,转身就往门外走。
“算了,别人出得更高,我都没舍得。看你店名头响才来。再会!”她声音拔高,带着街头少年特有的不耐烦。
“先生!先生留步!我们再商量……”管事的急忙绕过柜台追出来。哑女却充耳不闻,径直穿过马路,跨上旁边一辆摩的,报了个地名。
摩的司机一拧油门,迅速冲了出去,消失在街角。
第二天,古董店内室。
管事小心翼翼地向正在翻看账簿的九爷汇报完日常,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九爷,那尊白玉观音,又露面了。”
九爷翻动账簿的手指猛地一顿,缓缓抬起头:“哦?”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刀,“是那个女人?”
“不是,”管事摇头,“是个男的。”
九爷又问:“是个胖子?”
管事的还是摇头:“很清瘦的一个少年。”
九爷眉头紧锁,摘下眼镜,用力捏了捏鼻梁,疲惫中透着困惑。
账簿上确实没有这件东西的进项。
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如炬:“那怎么没拿到?”
管事的额头渗出细汗,声音发颤,伸出五根手指,比划了一下:“他要……要这个数。”
九爷没看他的手势,只盯着管事的眼睛,再次追问:“东西哪来的?他说了么?”
“说了,”管事的低下头,“说是……坟里挖出来的。”
“坟里……”九爷低声重复,指尖无意识地用力,将账簿的硬纸封面捏得皱起。
他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眼底掠过一丝被愚弄的懊恼,随即被更深沉的狠戾覆盖,嘴角绷紧成一条冷硬的线。
他抬眼,寒光四射,一字一顿地命令:
“下次。他再来。不管用什么办法。不管人怎么样。把观音,给我留下。”
管事的背脊一凉,瞬间明白了那平静话语下的血腥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