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2)

他原本以为小家伙会高兴得意,谁知永琏听完就皱起眉头,“这也值得写谢恩折子吗?”

乾隆:“当然,这都不知道谢恩,董鄂一家岂不成了白眼狼。”

“汗阿玛让永常回家照顾女儿,确实值得谢恩。可儿子没帮上什么忙,只是让人去问了问。”永琏道:“很寻常的事情罢了。”

乾隆:“怎么就寻常了?那你大哥怎么不派人去?额尔登额可是他的伴读。”

永琏:“……因为大哥胆小呀!”

乾隆当然知道,永璜就是想帮额尔登额,也不敢说什么“病重就请太医”的话,那孩子知道分寸,不会像小永琏一样,就直接做主了。

这小子虽然不知道自己是太子,却真有点小太子的样儿。

“汗阿玛,您可不能因为这事儿生大哥的气。”永琏蹭到乾隆身边,拽拽他衣袖。

乾隆:“没生气没生气,他就该这样。”

普通皇子,规规矩矩的就够了。

永琏疑惑地歪歪脑袋,乾隆也不解释,而是道:“下月要将你皇玛法的梓宫奉移至泰陵,到时候你和你大哥也去,你们须得提前学习礼仪流程,路上人多,你哪怕听到你皇玛法说话,也不可回应。以免让人生疑。”

永琏答应着,“好舍不得皇玛法呀!”他看向乾隆,“我以后想念皇玛法了,还能去泰陵找他说话吗?”

乾隆:“当然可以,但没什么大事,不可去打扰你皇玛法。他老人家为朝廷操心那么多年,死后你还要拿朝廷的事儿去烦他。”

永琏无辜歪头,“我又不和皇玛法说朝堂的事儿。”

乾隆刚那话当然是在试探儿子,“但你皇玛法就关心朝堂之事。”

“才不,皇玛法一定关心我有没有好好吃饭睡觉,读了什么书。”永琏想了想:“他要是问朝堂上的事儿,就只能叫汗阿玛去回答了。”

乾隆笑起来,在儿子脑袋顶上揉揉,“你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永琏抬抬小下巴,“您上回还说,我入尚书房读书后就是大孩子了。”

乾隆:“……”

父子俩正说话,皇后带着刚洗完澡,浑身香喷喷的小钮伦进来。

乾隆把女儿抱腿上,随手就给钮伦绑了两个小揪揪。

皇后在旁边递头绳。

小钮伦已经习以为常,显然汗阿玛不是头一回帮她绑头发了。她就晃着小脚丫,跟二哥显摆自己刚学的诗。

“西洋奇货无不有,玻璃皎洁修且厚……”

永琏:……

这一听就是汗阿玛写的诗。

很适合给玻璃窗当广告词。

乾隆听女儿背自己写的诗,乐开了花。

“钮伦真聪明,会背这么多首阿玛写的诗了。”

钮伦骄傲脸,“钮伦要把汗阿玛写的诗全都背会!”

永琏:“……”妹妹你可不敢随便立志啊!你知道汗阿玛这辈子写了多少诗吗就全部背会?

乾隆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们钮伦这么聪明,一定能实现!”

永琏:……

为了妹妹轻松实现目标,要不您少写几首诗?

乾隆一高兴,当即又写了首女儿立志要背会他所有诗作的诗,还把永琏也加进去了。

永琏睁大眼睛,“我可没说要背会阿玛写的所有诗呀!”

乾隆;“你没说朕还把你写进诗里,你应该谢朕。”

永琏:“……”

皇后是知道皇上多能写诗的,听说最近在修订的《乐善堂文集》足有四十多卷,其中收录了皇上当皇子时写得诗文。

她本以为皇上登基后忙于朝政,诗作数量会减少,然而并没有。

照这个创作速度,皇上过几年又能出本四十卷的御制诗集了。

皇后太清楚皇上作诗的水平,这种诗让孩子背一两首,哄哄阿玛也就是了,背多了无益。

虽然皇上对永琏不热衷于背御制诗有点不满,皇后也没插嘴让永琏改口。

乾隆其实也没指望孩子真把他写的诗全部背会,钮伦倒还罢了,不用读圣贤书,背背自己的诗,可以彰显天家父女亲情。永琏就算了,把精力留着背四书吧。

进了十月,朝廷上下都在为奉移先帝梓

宫之事做准备,永璜、永琏他们特地停课半日,跟随礼部官员学习礼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