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让他们讲他们自己的国家,法国的传教士倒是挺正常,提起他们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一脸骄傲,其他一些国家的传教士,对他们的国王和朝廷似乎并没多少敬畏。

听说奥地利,法兰西、佛郎机等国还经常打仗,他们的国王也是联络有亲,有很多人头几年还在这个国家当公爵,过两年又跑那个国家当国王去了。

乾隆本来对此十分不以为然,这不跟春秋战国那会儿差不多嘛?也太落后了。

但就是这样落后的蛮夷,竟然能派人不远万里来大清购买大量瓷器茶叶和丝绸。

不会种地,还经常打仗,贵族生活奢侈。

欧洲各国岂不是国库空虚?

可没有一个传教士跟他提到这点?

乾隆虽然瞧不起那些蛮夷,却也知道他们并不愚蠢

,不说别人,就说那个和圣祖爷通过书信的路易十四。那样英明的君主,难道意识不到这样的困境?

他会怎么解决?

乾隆能想到的就是两条路,一是扩张地盘,二是去赚其他国家的钱。

西洋那些奇技淫巧大清不稀罕,一定有没见过世面的小国家稀罕。

可那些小国又能有多少钱给他们?

本来就容易失眠的乾隆,这天晚上思考了大半夜,总觉得有些地方说不通。

他次日就写密旨命粤海关监督派两名行商进京,他有事要当面询问他们。

大清和洋人的贸易,都是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和洋商进行交易。

行商经常跟洋商打交道,对西洋的事儿多少有点儿了解。

乾隆想知道,他们除了来大清做生意,还去哪儿做生意?

罗刹国?奥斯曼?

康熙年间,大清被罗刹国侵扰过,朝廷很是防备罗刹国。

听说他们这些年也在打仗,还能有钱买西洋的东西?

如果他们没钱了,会不会又来侵扰大清?

乾隆不怕西洋人,西洋人扩张地盘也扩张不到大清来,罗刹国不一样,他们那地方天寒地冻,肯定眼馋华夏的气候和环境。

永琏不知道汗阿玛的思路绕了多大一个弯儿,只知道汗阿玛让人把地球仪和康熙朝的舆图找出来了。

等他们下学后,把他们叫到养心殿,亲自教他们认舆图。

永璜看了看大清和西洋的距离,然后指着被标注为“利未亚”的位置问:“西洋离这里也很近,他们是不是也在这里做生意?”

乾隆道:“听说这里天气炎热,土地贫瘠,洋人的东西在这里卖不动”

永璜点点小脑袋,“原来是这样。”

“而且这里的人是黑皮肤,”乾隆道:“更加野蛮。连洋人都看不起他们。”

乾隆见二儿子托着胖下巴皱眉思索,就戳戳他脑门儿,“想什么呢?”

永琏回神,道:“儿子在想,欧罗巴若想扩张,大概会从利未亚下手。”图上的利未亚就是非洲。

乾隆不以为然,“朕都说了,这块地很穷。”

“再穷总能种出点东西,就算土地贫瘠,还可以控制这些地方的人,让这些地方的人帮他们干活。”永琏说的是贩卖黑奴。

乾隆却想的是,洋人让这些黑人帮他们打仗。

这就有点吓人了啊!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欧洲内部都打个没完,恐怕还顾不上占领利未亚”乾隆道。

永琏记得十七世纪法国就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了,汗阿玛实在低估了欧洲诸国的实力。

“不知道哎,但如果这一块都是洋人的,就有点危险了!”永琏道。

永璜不解,“怎么危险?”

“他们的地这么大一片。”永琏在舆图上比划,“加起来比大清还大。”

“可欧洲是很多个小国家,不能加起来算吧?”永璜皱眉。

乾隆却觉得未必,欧洲那些国家的国王沾亲带故,到时候万一出个厉害的统一整个欧洲呢,就像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样。

“汗阿玛,咱们要不要派商船去利未亚看看?”永琏看向乾隆。

乾隆闻言皱眉,“你的意思是和洋人抢生意?”

永琏摇头,“不会,我们卖的东西洋人恐怕没有,而且咱们也不是为赚钱而去,就是看看那边的情况。沿途还能顺便去南掌、暹罗看看。”

乾隆凝眉想了想,“出海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是不简单,但也不难,洋人都能做到,咱们大清人才济济,还做不到吗?”永琏笑眯眯看汗阿玛,天朝上国诶,怎么能认输?

乾隆:“……”

乾隆打算先见见行商再说,他不为去利未亚做生意,就是想看看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有没有朝廷军队?如果有的话,大清不介意卖点武器给他们,让他们抵抗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