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到时候大清两边赚钱,岂不美哉?

舆图和地球仪上对南半球的标注都很模糊,但舆图上标注了有佛郎机人去过。

永琏若有所思,“这地方也不知道有什么。”

乾隆:“有什么都和咱们大清关系不大,这也太远了。”

永琏道:“如果坐船顺流而行,或许会快些。等我们先探索完利未亚和欧罗巴,那时候善于航海的人肯定更多,就让他们去这边看看。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那么多好吃的,我们去南半球,说不定也能带回来很多食物种子。”

他说着说着眼睛突然亮了,“对了,听皇玛法说,有个叫辣椒的食物,就是洋人从南半球发现的!”

乾隆也听说过,南方有人种植这种东西,听说比茱萸还辣,不太能吃。

汗阿玛不喜欢鸡鸭鱼肉,却喜欢尝鲜,西洋传进来的各种水果,他都要试试。

之前好像是有地方官员送辣椒过来,但后来这种食材没再出现在御膳里,应该是不好吃。

“汗阿玛,我还没有吃过辣椒,想尝尝什么味儿。”永琏趁机撒娇。

这是小事,只是辣椒,又不是荔枝鲜鱼。

“行,朕回头吩咐织造府,让他们寻些辣椒过来。”比起拜托地方官,乾隆还是更喜欢让织造府这些包衣家奴帮着找吃的。

永琏:“……”

这也太容易了吧?

又一想,历史上的乾隆经常让地方官员帮他找吃的。

“皇玛法说,辣椒晒干也能吃,所以不必让他们着急送新鲜的。”永琏真怕地方官员那边来个八百里加急。为了吃口辣椒,不值得。

乾隆垂眸看儿子,“真是你皇玛法说的?”汗阿玛什么时候对辣椒这么了解了?还吃过晒干的?据他所知,当时好像就送来了两三根,连皇额娘宫里都没分到。

永琏点点小脑袋,眼神却心虚的乱瞟。

“嗯?你撒谎!”乾隆见状,就板起脸。

永琏:“儿子不想为了辣椒劳民伤财。”

乾隆:“……”

“哇!弟弟,你好懂事!”一旁的永璜忍不住道。

乾隆点了点头,是啊!他的宝贝儿子也太乖了!

他欣慰地揉揉儿子小脑袋,“好好好,朕会嘱咐他们的。”

辣椒比荔枝好保存,现在天气又不算太热,大半个月后,一筐辣椒送进京城。

乾隆自己留了一半,给太后、皇后和各宫妃嫔每人分了一个。

各宫小厨房的厨子都犯了难,这玩意儿怎么做啊?

有的切碎用来炒肉,有的放到汤里,有的直接放平底锅上煎。

御膳房这边,切了好几个用来炒鸡蛋。

乾隆特地把俩儿子叫到养心殿来用晚膳。

“喏,你想吃的辣椒,朕看不过是调味料罢了,跟胡椒差不多。”

永琏看着那一盘辣椒炒鸡蛋,不由咽了咽口水,这菜就是下饭神器啊!

乾隆说完先动筷子尝了一口,“嘶……不好吃。”

永琏忙尝一口,明明就很好吃啊!

汗阿玛怎么回事?

乾隆吃了一口不喜欢就不再动那道辣椒炒鸡蛋,永璜和永琏却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吃的挺香。

眼看着大半盘下去了,乾隆就提醒俩儿子,“这东西吃了对人身体不好,不宜多吃。”

永琏:“……要不试试把辣椒放到热锅子里?”

乾隆:“那更难吃了。”

永琏:“……试试嘛,再放点花椒。”

乾隆:“不能糟蹋食物。”

永琏:“……”他要如何才能为辣椒正名啊!

辣椒在其他宫里同样不受欢迎,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厨子的做法不对。

寿康宫那碗放了辣椒的汤就没人爱喝,赏赐给嬷嬷宫女,也没人喝得惯。

试图把辣椒做成虎皮尖椒的长春宫小厨房也失败了,皇后尝了一筷子就觉得太刺激,

没敢让钮伦吃。

于是,这日外城分给乞丐的食物里就多了几道带辣椒的菜。

乞丐们吃得脑门儿直冒汗。

“这是什么菜啊?吃了还挺暖和的。”

“是不是和芥子有关?我之前吃芥子也是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