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乾隆见状又不忍心数落他了,永琏是太子,本来就应该多了解国计民生。只是秘密立储制度导致很多太子该学的他都不能学,只能见缝插针的教他。
“朕又不知道吸食鸦片的危害到底是什么,朕已经命福建、广东等地的官员详细写明,呈给朕看。到时候总结总结再昭告全国。”
永琏笑起来,“就知道汗阿玛思虑周全,肯定已经想到了。”
乾隆哼了声,“你个七岁小孩都知道的事儿,朕若是想不到,可还了得?”但汗阿玛都没想到。
当然,这也不能怪汗阿玛,他老人家太忙了,偶尔疏忽很正常。
“这下放心了,回去睡午觉吧。”乾隆瞥一眼永琏,现在已经完全向儿子的生活习惯妥协。
永琏道:“儿子不困,儿子想看您骑双轮车。”
等他彻底学会再让儿子看,现在身边还不太敢离开人,一个不小心就要歪。
“去去去,朕没工夫陪你玩儿。”乾隆没好气,打发儿子。
永琏只好离开养心殿,到校场时,永璜、明瑞他们正跑步,永琏加入他们意思意思地跑了一圈。
等策楞师父来的时候,四个学生已经热身完毕。直接就开始学布库。
明瑞看着比永琏瘦,但这小子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永琏跟他相反,很容易摆烂,没劲儿了直接躺地上认输。
策楞在心里叹气,二阿哥看他和另一名侍卫做示范的时候明明很认真,打不过明瑞,应该是体力问题。
他和乾隆也是这么说的,二阿哥很努力了,奈何体力不行,这是天生的,后天练习未必能弥补。
乾隆也发愁,他早觉得永琏精力不如自己旺盛,骑射也比较一般,“哎,这孩子就是虚胖,和五弟小时候一样。”
为此苛责孩子也没用,还不如让小家伙多吃点有营养的。
策楞听皇上没有让他严加教导二阿哥,就知道皇上在这方面对二阿哥要求不高。
这就对了,人哪儿有完美的。
圣祖爷当年就是想培养出完美太子,最后却在最重要的环节出了问题。
乾隆叫策楞来,不光是为了问俩儿子学骑射的情况,而是有重要的差事吩咐他。
永定河决堤,要派他去赈灾。
“这件事若是办得漂亮,朕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乾隆道,策楞老实肯干,且对自己忠心,广东那边的事儿派他去盯着,配合粤海关和行商,乾隆最放心。
第37章 限量抢购
策楞要去永定河赈灾,乾隆就让他弟弟阿里衮接替他给皇子们教骑射。
阿里衮今年才当上二等侍卫,平日见到皇上的机会都不多。
他没想到皇上会越过俩哥哥,选他教两位小主子。高兴的写折子谢恩。
永琏得知武师父换成了阿里衮,也很开心。
钮祜禄家这几个兄弟里,阿里衮履历军功,始终没犯什么大错,历史上明瑞牺牲后,乾隆就是派阿里衮去云南善后的。
在第四次征缅时,军中瘟疫蔓延,阿里衮染病去世。
想起这些,永琏就忍不住瞥一眼额尔登额。
额尔登额察觉到二阿哥的目光,疑惑地看过来。
他正和大阿哥练习布库,二阿哥和明瑞在旁观察学习。二阿哥眼神突然变得冷飕飕。
额尔登额看看已然落了下风的大阿哥,隐约明白过来,自己连着赢了大阿哥两次,二阿哥这是替哥哥不平。
两位阿哥爷平日关系极好,二阿哥看不得大阿哥输也很正常。二阿哥和明瑞打布库时,大阿哥也经常替弟弟着急。
要不这局就让让大阿哥吧。
就在额尔登额纠结的一瞬间,永璜抓紧时机,扭转局面。
永琏忍不住替哥哥欢呼,“大哥好厉害!”
阿里衮也笑着夸大阿哥,永璜小脸上露出几分得意,他终于赢了一次。
策楞读书不多,阿里衮比他大哥强一点,性格比策楞更开朗,学生出丑,他直接大声嘲笑。
还被旁边的小太监密报到乾隆跟前,要平日乾隆高低得训斥阿里衮几句,但今年乾隆真是顾不上了。
直隶旱灾好不容易熬过去了,秋天永定河又决堤发大水。陕西那边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也需要紧盯着。
乾隆整个人忙的焦头烂额,连着几天都没顾上去长春宫。
这日难得早早看完折子,去长春宫看看皇后和小钮伦,却发现母女俩不在长春宫,说是去宁寿宫了。
宁寿宫现在住着圣祖爷的妃嫔们,皇后不用日日过去请安,平日都不怎么来往的,这母女俩跑宁寿宫去做什么了?
乾隆想了想,没去找人,只让太监去传话,“就说朕回来了。”
乾隆吩咐完,就走到书房想随手写几句诗,最近太忙,他都好几天没写诗了,自己这么勤政爱民,宵衣旰食,怎么能不写诗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