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2)

书案上放着纸笔,砚中的墨还未干,皇后今日应该刚用过。

乾隆就随手翻了下旁边的几张纸,发现上写了些乱七八糟的数字,还有画了一半的织机图纸。

乾隆不由失笑,他知道皇后最近一直惦记着纺织之事,但像皇后这样的满洲贵女,会做针线已经很难得,哪儿用过织机?

让她来琢磨还不如让纯嫔等汉女想想法子。

其实,这事儿不用后宫的女人们操心,已经有行商带着船队下西洋了,明年说不定能带一台欧洲最先进的织机回来。

如果他们禁止出口,不让带也没事儿,这其中有织造局的人,对织机十分熟悉,只要让他看上一眼,他就知道该怎么造。

因为是头一回下西洋,乾隆没派太庞大的商队,只让潘振承带着四五艘船去。

商船上除了西洋人喜欢的茶叶、瓷器、丝绸外,还有一些三七、菊花、黄连等草药。

乾隆小时候听圣祖爷说过,西洋的医生就会放血,催吐,英吉利有个国王叫查理二世,就是被庸医给活活害死的,放血就算了,还让人家喝人头榨的汁。

乾隆小时候当恐怖故事听的,西方的医生们这么胡闹,怪不得人口不多。

乾隆打算给他们展示一下中草药的厉害,这才是仁主的胸怀,卖去的都是治病救人的药,才不会用鸦片烟这种害人玩意儿赚钱。

要不是这件事不能到处宣扬,他恨不得立刻就写一首诗,鄙视一下那些洋人。

乾隆爷正在那洋洋自得,外面想起小钮伦的声音,“阿玛阿玛,我们回来了。”

乾隆慢悠悠站起来,皇后和钮伦已经走进书房,给他行礼。

“怎么跑宁寿宫去了?”乾隆见这母女俩脸上都带着笑,像是有什么喜事。

皇后道:“臣妾想按照记忆把织机的图纸画出来,但是有些细节臣妾实在不懂,便去向密太妃请教。”

密太妃家里开过纺织作坊,皇后找她确实没错。

但乾隆不理解皇后为何如此关注此事,“……你难道还想让造办处做个织机在宫里织布不成?”

皇后道:“臣妾从来没有织过布,也想体验一下普通女子织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乾隆哼道:“朕整日忙的头晕眼花,你竟然如此清闲。”

小钮伦闻言,立刻贴心的上前要给汗阿玛捏捏肩膀。

皇后也道:“臣妾已让人炖了百合莲子燕窝,这就让人去端。”

如果皇后说想改良织机,乾隆未必会乐意,那么多织工都没琢磨明白的事儿,皇后怎么可能有收获?但皇后只说是打发时间,体验生活,乾隆反而没说

什么,只叮嘱皇后,“别耽误了宫中事务,更别让钮伦玩儿,注意安全。”

皇后答应着。

小半个月过去,永璜、永琏回长春宫请安时,就发现长春宫多了一台织布机。

俩小孩都没见过这东西,好奇地绕着仔细打量。

额娘怎么想起织布了?永琏皱眉,难道这也是彰显节省的方式之一?

钮伦就拿出额娘织的棉布给两个哥哥看,小丫头第一次观摩棉布的生产过程。

原来一匹很普通的布,都要花这么多力气。

永琏其实也不太懂织布机要怎么改造,他只记得后世的织布机都是铁制的。现在的织机却是木头的。

他就问额娘,“织布机为什么一定要用木头呀?用铸铁制作岂不是更结实耐用。”

乾隆也在,他听了永琏的话就说:“铸铁应该也能制造,明日朕吩咐造办处造一台铁的织布机,放在长春宫。”

皇后忙道:“不必了,臣妾用一台普通的就够了。”

这正是乾隆要让造办处重做的原因,皇后怎么能用普通织布机呢?“普通的织布机如何体现出你的身份,织布机的样式无法改变,材质却可与普通织布机区别开。”

皇后:“……”

永琏:“……”

行吧,不管什么原因,汗阿玛允许尝试,或许就有新的发现。

只是造办处的那些人又要头秃了。

永琏就说:“汗阿玛可别告诉海望着是我的主意。”

“为什么?”乾隆不懂。

永琏对对手指,“我总给他们出难题。”

乾隆闻言,顿时不乐意了,“什么叫出难题?按照主子的要求制造器物是造办处的职责所在!海望敢有半句埋怨?”

永琏:“……但是制造这些大家从未见过的东西要比制造普通器物辛苦。也需要更多钱让他们试错。”

乾隆:“说到这个朕就生气,让他们造个双轮车,费了那么多木料,之前你还说让太监们骑上双轮车,朕看照这个成本和制造速度,恐怕难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