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这确实是个问题,现在没有工厂流水线生产,很多零件都是手工打磨的。
永琏就提议,“既然成本高,我们就把这个双轮车卖贵一些。先赚钱,赚够成本和人力再大量生产。”
旁边的永璜闻言忍不住道:“弟弟好聪明!”
钮伦听不太懂,却也眼睛亮亮的夸哥哥,“二哥好聪明!先赚富人的钱!”
“厉害什么?整天就琢磨赚钱的事儿。”乾隆捏捏儿子软乎乎的脸颊,“小小年纪钻钱眼儿里了?”
永琏被捏住腮帮子,说话含含糊糊,“今年汗阿玛拨了不少赈灾银,儿子听着就心疼,要想法子尽快补回来呀。”
乾隆嘴上说着“不用你操心”,心里却有些感动。
等晚上孩子们都睡了,他就忍不住跟皇后感慨,“永琏这孩子,看着没心没肺的,其实懂事得很。见朕为赈灾之事发愁,就想替朕分忧。”
皇后:……
啊对对对,皇上能这么想,她当然高兴了。
“不仅永琏想替您分忧,永璜也担心您累着。还有皇额娘,就怕您熬夜看折子伤了身体。”
乾隆笑道:“朕跟皇额娘保证过好几次,不会熬夜批奏折,皇额娘就是不信。他大概以为朕跟汗阿玛一样。”
殊不知自己效率比汗阿玛高,写字速度快,而且从来不在奏折里和大臣废话。
造办处的匠人们接到新任务后,差点集体晕倒。
造办处从前很少需要制造铁制品,很多匠人都不擅长这个。
之前做双轮车和三轮车的时候,还要时不时请教武备院的人,毕竟他们平日锻造武器,对铸铁更熟悉。
现在又要让他们用铁做织布机,谁还不知道宫里的织布机就是个摆设。
摆设用木头的做多好啊,实在不行给上面雕些花纹?
他们宁愿雕花,也不想打铁。
可惜皇命难为,造办处的人只敢心里抱怨抱怨。
但很快就有个好消息,乾隆成功学会骑双轮车,还请军机处几位大臣们观看他在乾清门外的广场上骑了一圈。
几位大人夸完双轮车,又赞颂先帝的智慧,还有二阿哥的一片孝心。
夸得乾隆身心舒畅,他才给造办处赏赐,参与制造双轮车的匠人,每人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真不少了,内务府总管大臣一年的俸禄才一百五十五两。
乾隆还专门点名表扬了总负责人海望。
海望既负责内务府,又是军机大臣之一,他肯定要宣传这个双轮车的妙处。
弘昼、允禄、允禧约好了进宫要参观双轮车。
这回乾隆可不给他们骑了,搞得自己像个杂耍艺人一样。
他就叫李玉骑一圈给众位宗室展示。
李玉当然不能用御用的双轮车,他骑得是之前造办处试骑的那辆。
“这车可太好了!要是在园子里骑,吹着凉风,那才潇洒呢。”弘昼道。
允禄也道:“是啊,这车可太轻便了。”
允禧跟乾隆年纪差不多,叔侄俩很是亲近,他就笑呵呵地问:“就不知道臣等有没有福气享受一下骑双轮车的快乐?”
乾隆笑道:“那是自然,这样好的代步工具,就应该推广开。只是,这车造起来可不简单。”
“这是自然,臣弟听海望说了,为了两个轮子,他们都换了十几种材料。”弘昼笑道。
“不知这么一辆车需要多少成本?臣愿意出十倍的价格。”允禄道。
他继承铁帽子亲王,还拿着亲王双俸,手头宽裕着呢。
乾隆哈哈一笑,“十六叔这就见外了,都是自家人,朕哪儿好要你们的钱?”
他当即拍板决定,给在场三人一人送一辆。
没过多久,履亲王允裪、諴亲王允祕、恒亲王弘晊、怡亲王弘晓都见着了这辆双轮车。
没办法,允禄、弘昼骑着车挨家串门。
为什么没有允禧?不是因为他不喜欢显摆,是因为他至今没学会骑车。
允祕年轻,又是亲王,手里不差钱,整日到处闲逛,这车可太适合他了。
他立刻进宫见乾隆,表示也想要一辆。
这回乾隆可没赏赐,似笑非笑看着自己这位小叔,“小叔功课如何?《资治通鉴》读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