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 / 2)
乾隆笑道:“哟,你送什么贵重东西,这么迫不及待?”
永琏笑道:“确实是贵重东西,重得儿子都搬不动,还要劳驾您移步造办处才能看到。”
乾隆就猜测,“难不成是蒸汽机?”
永琏:“汗阿玛果然料事如神。”
“这有什么悬念。”乾隆哼了声,若此时旁边没人,他一定要说这小子借花献佛,蒸汽机明明是汗阿玛设计的。
不过永琏在这件事上确实有功,一开始是他想做什么高压锅,认识到蒸汽动力,汗阿玛受到启发,才琢磨出蒸汽机,永琏可不只是画了一张图纸,后续进展他也经常关心。
乾隆眉宇间却终于有了笑意,“等朕去太和殿接受完百官朝贺,再带你们看蒸汽机。”
乾隆走后,永璜、钮伦、弘曕都兴奋起来,围在永琏身边问蒸汽机是什么样。
永琏卖关子,“你们待会儿见着就知道了。”
小永璋不懂蒸汽机是什么东西,但他吃过高压锅做的肉。听说蒸汽机是根据这个高压锅改良出来的。
他还以为是厨具,又听大哥、二哥讨论什么锅炉。永璋就更确定了。
永璋对大部分食物不感兴趣,但二哥让人做出的食物,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小永璋期待起来,然而中午众人一起去看蒸汽机,却来到了造办处附近的一口井边。
几名造办处匠人已经在这守着了,跟皇上见过礼就开始展示蒸汽机抽水。
蒸汽机抽水的速度比乾隆见过的任何一种机械都快,旁边的几口大水缸很快就满了。
乾隆十分激动,用这个抽水机灌溉农田,效率能翻好几倍。
就冲这点,永琏这个礼物也当得起“贵重”二字。
永璜、钮伦也看得目不转睛,只可惜这东西宫里用不上。
乾隆重赏了造办处的匠人们。
匠人们都以为这蒸汽机是二阿哥设计出来的,最该得到赏赐的是二阿哥。
可几天过去,二阿哥没得到任何赏赐。
连海望、允禄等人都有点替永琏不平。
允禄忍不住和十七弟嘀咕:“皇上真够小气的,孩子设计出这么有用的东西,他一点表示都没有。”
允礼道:“永琏这孩子本来就有本事,皇上不敢捧得太高。”
“他平时可没少捧着,那小子画幅画,皇上都要跟我们显摆半天。”允禄道。
“那不过是几句夸奖罢了。”允礼觉得乾隆是怕永琏在百姓心中名声太显,从报纸开始,就不对外说这些事儿是永琏办的。
永琏在百姓心里唯一的印象就是开办惠民食堂,但这只是京城的百姓们知道。
报纸和蒸汽机都是利国利民的东西,尤其蒸汽机,不仅会运用在农桑之事上,还会推广到煤矿。
如果大家知道这么好的东西是二阿哥发明的,二阿哥的风头岂不是太盛了?
二阿哥今年十一岁,四五年后入朝领差事,这样的名声,再加上大家心知肚明的身份,皇上如何能不忌惮?
允礼就和十六哥讲了自己的猜测,允禄更心疼小侄孙了。“明儿给他带本数学书吧,这孩子喜欢数学。”
永琏收到十六叔公送的数学书,表情一言难尽。
他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么难的题目来惩罚自己?
海望也觉得二阿哥不容易,但他可不能给二阿哥送东西,只能督促造办处的匠人们,尽快把阿哥爷要的蒸汽机车做出来。
造办处一边要造蒸汽机车,一边要大量生产蒸汽抽水机,人手不够用。
允禄就建议招一些包衣旗人来造办处帮忙。
但制造机器可不是谁都能上手的,新招的几名苏拉不懂蒸汽机的原理,制造的零件不合格,连着报废了几台机器。
有一次还差点造成火灾,幸好宫里的防火措施还算完备。
乾隆得知此事,就有些后怕,惩罚了那名操作不当的苏拉。
永琏就说:“这也不能怪他们,那些匠人都要跟着师父学好几年才能上手,这些苏拉也应该经过严格的培训。需要用到蒸汽机的地方很多,什么活塞、阀门还有各种零件都需要大量生产,需要的人手只会多不会少。汗阿玛不如在景山官学单开一房,就培训这些事,他们出来直接分配到造办处、玻璃厂。”
乾隆道:“包衣旗人去官学读书,都是为了当官,谁愿意学这个啊?”
别看上三旗包衣是家奴,当官的可不少,康熙朝的曹寅、李煦,本朝的高斌、三保,还有贪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贿赂允禄的那个海保。都是包衣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