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2 / 2)

潘振承终于把这技术带回来了。

潘振承还说自己见到了纽可门蒸汽机,只是这种机器非常容易坏。只在煤矿使用,大清的蒸汽机已经运用到田间地头了。

他还见了运煤的轨道,蒸汽泵等各种东西。

潘振承最后总结,洋人发明出这些东西并不证明他们比大清的人聪明,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行业发展起来,其他行业如果不跟上,整个产业都要受影响,那些商人为了钱,自然就开始动脑筋了。

潘振承还带回一些没什么用的小玩意儿,什么八音盒、高跟鞋,还有葡萄酒和啤酒。

这些东西都在船上,没乾隆点头,大家也不敢先看。

允裪和弘昼又问了许多关于欧洲王室的事儿,那边虽然一夫一妻,但是王室在外面找情人是家常便饭,私生子一个接一个。

弘昼发现这内容越来越少儿不宜,不但男的以找情妇为荣,女的也以偷情为乐。

旁边的小孩听得津津有味,弘昼怕他被带坏,忙道:“永琏,到饭点儿了,你回去跟你皇额娘用晚膳吧。”

允裪也反应过来,叔侄俩用各种理由把永琏赶走。

永琏不想走,他想听八卦。

弘昼无奈拿出杀手锏,“你再不走,我们就告诉你汗阿玛。”

永琏:“……”

第68章 我有意见

乾隆一出门就是俩月,九月中旬才回来。

母子俩一点都不像经过旅途劳累的,红光满面。倒是永璜很累,回到京城先躺了两天。

汗阿玛说他大小伙子不能坐马车,让他骑马。

他从来没受过这个罪。

他就和永琏说:“你幸亏没去,路上可累了,帐篷住着也不舒服。”

永琏:“大哥从前不是立志要当大将军的吗?”

永璜脸一红,“那是明瑞的志向,不是我的。”

永琏对着大哥比羞羞脸。

永璜:“……”

兄弟俩在屋里说说笑笑,乾隆则在养心殿召见官员。

回京后他连着忙了两天,才把该见的官员都见完了,连下几道升降调任的文书,又去后宫看看后妃们。

过了好几天经过允裪提醒,才想起潘振承还在宫里。

他忙召潘振承入宫,他带回的东西有些乾隆已经看过了,还尝了葡萄酒和啤酒。

葡萄酒还不错,怪不得皇玛法喜欢。啤酒真的喝不惯,乾隆赏给允禧、弘昼他们了。

高跟鞋更没用,而且这高跟鞋还是男人穿的。在大清没有任何销路,直接堆库房里。

八音盒倒是挺精致,之前大清也有卖八音盒的,都很贵。

乾隆就留了两个八音盒给造办处,让那边的匠人仿造,剩下的赏赐给宫里几个孩子。

这些东西是潘振承专门孝敬皇上的,此外他购买的大量毛呢和西洋钟则走正规流程,销往各省。

当着乾隆的面,潘振承才汇报皇上给他安排的秘密任务,在英国、荷兰留了几个细作。

这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有的因医术被当地贵族雇佣成为家庭医生,有的是大厨,给英国富商做了几道中国菜,对方瞬间被征服,还说要投资让他在伦敦开大清酒楼。

还有几名妓/女,被当地富商看中。

虽然这手段有点上不得台面,但英国人和大清的人长相不同,很难融入他们,哪怕是这些职业,也容易被怀疑或者排挤。

但既然要和西洋往来,安排细作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那些传教士们,某些时候也是担任了细作的角色,在探听大清的消息。

潘振承还跟乾隆汇报了已知的英国殖民地。

英国在不断扩张,而曾经的法兰西在路易十四死后,渐渐有了摔落之相。

具体要怎么处理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就不是潘振承要操心的了,他只管做生意。

乾隆让他回十三行后另起炉灶,开一家商行,负责和洋人的贸易,如果能在西洋开一家贸易公司,就更好了。

有了乾隆这句话,潘振承也就有了底气。高高兴兴回了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