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富察家在前朝没人,还处于和这些奴才抢资源的阶段。人家定然看他们不顺眼。

至于喜塔腊家,也是因为他们家目前只出了来保一人,等他们家子弟都有了差事,这种闲话自然就少了。

乾隆也没急着抬举哲悯皇贵妃家的人,他打算等永璜封亲王的时候,给富察家抬旗。

至于皇后,她更不会把这些话当回事。帝后之间的感情根本不是用生不生孩子来衡量的,这么多年夫妻,皇后也很清楚乾隆就是个多情种子。她早都不指望什么宠爱了。

而且皇上对永琏和钮伦的感情,她是最清楚的,为了给永琏选个封号,纠结的晚上睡不好觉,跟礼部官员商量好几次。定下一个“嘉”字,永琏还不喜欢这个字。

皇上一边骂儿子事多,一边重新选,最后才选了“慧”字。

这种事他们夫妻都默认不到处宣扬,以免让有心之人嫉妒。

谁料他们低调太过,倒显得皇上看重永璜了。皇后不但没怪永璜,还很心疼这孩子,亲额娘不在了,稍微出头一点就容易被欺负。

宫里的传言没几天就被压了下去,乾隆还以为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但没过几天,太医来报说大阿哥病了。

第71章 父子兄弟

永璜一开始只说头疼睡不好,后来开始整夜整夜失眠,没几天就撑不住了,心慌心悸。这才请了太医。

太医只说大阿哥是忧思过重,心血亏虚,开了一些调养气血的汤药。

因为永璜晚上睡不着,白天精神很差,坐在尚书房里也读不进书。师父们就建议他休息,永琏也劝大哥请假。

永璜答应了,谁知养了十来天,还不见好,晚上顶多睡两个时辰,还经常做噩梦。

乾隆知道永璜小时候就有这毛病,但之前喝了调理的药已经好了很多,没想到这次发作的如此严重。

乾隆和皇后都愁的不行,每日将永璜身边的太监叫到身边,细问病情。

问了几次,乾隆才知道,永璜这是心病。

有人在他跟前嚼舌根子,说永璜之所以受封郡王,自己又给他额娘追封,是想让他做永琏的磨刀石。

乾隆就很想骂人,磨你……

他之前是想过给永琏找个磨刀石,但永璜肯定不行,这兄弟俩关系太好了,让他们反目,自己都不忍心,皇后会更难过。

于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而且谁说历练太子就要用兄弟当磨刀石?自己就没有,如今不也照样当皇帝?

在他看来,与其拿兄弟当磨刀石,不如把目光看向满朝文武,和这些老油条们周旋,比和兄弟们斗法有意思多了。

永琏在这方面是有几分天赋在的,自己倒不是很发愁。等他再长大点,把他派到吏部或者户部这俩最麻烦的地方历练历练,也就足够了。

乾隆想不通谁这么闲,要在永璜跟前说这样的话。

查了一圈,发现就是内管领那些人,其中还有富察家的亲戚。

这些人之前听到宫里的传言,担心大阿哥受人挑唆,开始和二阿哥争,才这样说,意思是让大阿哥清醒一点,别被利用了。

其实这提醒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偏偏让乾隆知道了。

乾隆大怒,在富察家这些人眼里,他对永璜就这么无情?

还有永璜那孩子,就真信了。

自己对他怎么样?他心里没数吗?

但这种事口头解释是没用的,乾隆总不能说,朕才没有把你当磨刀石,朕对你好就是单纯对你好而已。

这话没有任何说服力。

乾隆就和皇后商量这事儿,“朕也不能处置富察家的那些人,真憋屈。”

皇后笑道:“您应该高兴,富察家如此清楚明白是好事啊!他们若是因为您对大阿哥好,就开始嚣张跋扈,怂恿大阿哥和永琏争,咱们才该发愁。”

乾隆颔首,“是这个道理。”这也就是他不处置富察家这些人的原因,这些人虽然帮不上永璜,但目前看来也不会给他拖后腿。

“可永璜这孩子……”

皇后就叹了口气,“说到底还是臣妾疏忽,才会让孩子多想。但这件事咱们做长辈的不能去劝,还得让永琏去。”

乾隆想了想,“也只能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