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他次日就和麟沁商量,要把德勒克带回京城。
麟沁惊喜万分,立即跪下谢恩。他之前是表示过想让儿子进京。但他没想到是进京做额驸。
在麟沁看来,自家儿子学问这么好,留在巴林部可惜了。就该进京谋个差事。
这下机会终于来了,只要儿子能在皇上身边露脸,早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回京时,乾隆就把德勒克带上了。让他跟着永壁。
永壁看未来妹夫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各种挑刺。
德勒克心中郁闷,但讨好未来大舅哥是必须的。就拐着弯找弘曕打听永壁的喜好。
弘曕和永壁从小一起读书,又是同岁,他俩关系最好了。
小少年没有立刻透露永壁的喜好,而是等着德勒克拿好处。
德勒克很上道,给弘曕送了一把镶嵌宝石的蒙古刀。
弘曕这才满意,表示他这些小侄子们,都喜欢洋人的学问,永璜学洋文,永琏喜欢各种机器,永壁则喜欢洋人的音乐绘画。
德勒克明白了,很快又找到随行的西洋画师,想跟他们学习西洋乐律。
德勒克努力讨好永壁的事儿,当然逃不过乾隆的眼睛。
他就和永琏说:“德勒克这小子,比巴勒珠尔还活泛。”
永琏道:“您不会后悔,想让钮伦嫁给德勒克了吧?”
乾隆哼道:“那倒不至于,德勒克长得不如巴勒珠尔。”
永琏:“……”
“容貌是很要紧的,朕还等着日后钮伦给朕生个漂亮外孙呢。”乾隆道。
永琏:“……”
永琏松口气,这时候想换额驸已经晚了。主要是因为这次行围,钮伦在观猎台上看见了巴勒珠尔,对自己的未来额驸很满意。
估计巴勒珠尔也瞧见钮伦了,最近整个人都冒着粉红泡泡。
说起孙辈,乾隆就想起已经成亲的大儿子。“你大哥成亲也有一年多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永琏忙道:“才一年多,您急什么啊!您还这么年轻,怎么就急着抱孙子呢?”
“瞧你这话说的,谁不盼着当玛法啊?”乾隆说完又看了眼永琏,“你放心,谁家生长孙这事儿没那么要紧。”
永琏愣了下才明白汗阿玛的意思,汗阿玛以为自己不想让大哥生长孙。
“儿子哪里会纠结这个。”永琏不高兴道:“我和未来福晋就是没给您生孙子,您还能嫌弃我们不成?”
乾隆:“那还是有点嫌弃的。”
永琏:“……”
乾隆在儿子的光脑门上拍了拍,“别人家倒还罢了,你的子嗣问题尤为重要。”
父子俩说了会儿话,乾隆要开始批阅奏折。他就让永琏在旁边帮忙,把请安折子都挑出来。
回程的路上,永琏每天都被召到身边干活,有时候乾隆和官员们商议政务,也会叫永琏旁听。
今年粮食歉收,现在当务之急是稳定粮价。与此同时,乾隆也安排厦门等口岸的商人去南洋买粮。
好在这两年国库充盈,否则连着几年遇上这种事儿,百姓真要吃不上饭了。
回程没有坐火车,因为乾隆要带着太后去汤泉小住。
随行的侍卫兵丁贺官员则先回京当值。
雍正在位期间没来过汤泉行宫,这边的建筑稍显破败。乾隆就想修缮一番。
纠结几天,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明年永琏成婚,过两年就是钮伦和费雅,永琏可以暂时不出宫开府,公主府却不能不准备。这都需要银子。
至于汤泉行宫,既然住着不舒服,以后就少来吧。
允禄掌管内务府多年,早摸清了乾隆的习惯。这人可不像先帝一样,崇尚节俭,在哪儿都能凑合。
当今这位皇上从小就没吃过苦,知道节俭,但那都是从书本上学的。该铺张浪费的时候一点不心疼。
他以为乾隆见汤泉的房子不好,肯定会提出修缮行宫。连理由允禄都替他想好了,肯定会说,汤泉行宫是圣祖他老人家住过的地方,自己无法眼睁睁看着这里变得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