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2)
“所以我打算在田庄内搭一个实验大棚。”
又出现陌生词汇,何景兰念了一遍,“实验大棚?”
顾喜喜略一思忖,换了个说法,“就是暖棚。”
何景兰恍然,“这个我知道。”
皇家生活精致奢华,到了冬天,尤其是年节期间,也要赏花,吃鲜菜鲜果。
除了窖藏,以及南方快马送来的贡品,还有一种获取途径,便是暖棚。
搭建棚子,覆盖三层白色素纱、一层透明油纸保暖。
最外层油纸还要均匀地刷一层动物油脂,做到既透光,又防水。
再引入天然的温泉水,让棚内在秋冬季保持温暖。
因暖棚建造需要因地制宜,且造价不菲,更需专人打理。
这样的享受只够供给皇家及少数贵族。
何景兰疑惑道,“田庄附近有温泉吗?”
顾喜喜说,“目前看是没有,所以你看我只拿出这点种子。”
“一开始建个小棚子,先试试。”
“棚子小,待降温时放几个炭炉,压到文火慢慢烧着。”
“顶多一个半月,这些果子也就能吃了。”
何景兰咋舌,“烧炭给瓜果取暖,你可真舍得下血本。”
顾喜喜笑道,“你如今倒是知道柴米油盐贵了。”
次日清早,老钱驾着自家的驴车来接顾喜喜。
钱大婶就坐在车板上,笑着伸手拉顾喜喜上来。
“听说你们顾家的族有流水席,专门从城里请的大厨。”
“我今儿早没做饭,你叔还嫌我饿着他。”
老钱在前面接茬,“我还不知道你那点小心眼?”
“就盘算着去人家那多吃点儿。”
钱大婶不以为然,“那又怎么了,人家请咱们去,我要吃也是大大方方的。”
“你说是吧,喜喜?”
顾喜喜轻笑,“婶子说的是。”
“上次也因为我,顾家那些人跑来村里,给钱叔添了许多麻烦。”
“这本就是他们的一番心意。”
摆宴的地方往南走不远,叫甜水村。
西北人将水源视作珍宝,这个村子便因一口甜水井而得名。
本地顾家有不少人都在这个村里。
虽然顾家没出过有头有脸的人物,至今连个宗祠都没有。
但本地的顾姓族亲还是尽力拧成一股绳。
真出了啥事,也好彼此有个倚仗呀。
每年夏收后的族会,便是拉近感情的重要聚会。
今日摆宴借用了甜水村的晒谷场,远远就看见摆了好些桌子、长凳。
许多人来回穿梭,忙忙碌碌。
老钱的驴车还没停稳,就有人热情地围上来。
其中有个长相俊秀、做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气质明显异于众人,顾喜喜下车时不由多看了两眼。
第269章新人
有人已经先去叫族老了。
众人簇拥着三位客人往里走,边热情寒暄:
“是钱村长和钱夫人吧?之前是我们各家不懂事,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多亏钱村长尽力阻拦,才算没酿成大祸。”
老钱、钱大婶急忙摆手,笑着说“哪里哪里,都是误会,解开了就好”。
众人又转向顾喜喜,“当然,也多亏了咱们顾老板不计前嫌!”
“顾老板是自家人,我们对你就不刻意招呼了,尽管当这儿是自己家,想干什么干什么,想说什么说什么!”
顾喜喜说,“大家言重了。”
“既然是自家人,各位以后叫我名字即可,不必这么生分。”
众人又纷纷应是。
距离开席还有一个时辰。
两个主事人带着老钱夫妻先去歇息、用些凉汤面鱼。
顾喜喜则另有安排。
族老和几位主事人,她都认识了。
由族老亲自带着她去见顾家几个德行颇受敬重的长辈。
这些人有的看上去比顾大爷还要年长,有的则是中年人,与老钱年岁相当。
顾喜喜一一见礼。
几位长辈则含笑回应,气氛十分和谐。
看的出,他们对顾喜喜这位新晋的主事人并无异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