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1 / 2)

方众妙在殿内慢慢旋身,左右环顾,目光如电,你们愿意流干身上的血,只为守护这片土地吗?将士们拿命换来的封赏,你们这些只知道动嘴皮子的人,有什么资格决定它是多是寡?

众人默默低头,满心羞愧。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上前,国师大人,而今国库空虚

那就从我的私库里出!方众妙打断户部尚书,再一次询问:你们只说,这封赏算不算过重?算不算有违祖制?

这一次,所有朝臣都跪伏下去,齐声说道:国师仁厚,此番封赏恰如其分。

方众妙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然后才慢慢走回龙椅。与卫英彦擦肩而过时,她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卫英彦忽然想到了上一世的类似情景。余飞翰也说要封他骠骑大将军之位,然而每每朝议此事,那人都在群臣的阻拦下无奈作罢。直到他心情郁结,旧伤复发,命不久矣,余飞翰才终于兑现承诺。

他何尝不知道余飞翰是在做戏?他何尝不知道对方的不情愿和虚伪?

可这一世,他却如此轻易地得到了原有的一切。方众妙信他,正如信自己。

卫英彦骤然红了眼眶,胸中有热流激荡。

史归林、王守正等一众年轻将领也都鼻子酸胀,感动不已。

士为知己者死。国师就是他们的知己!

看到这里,哲仁差一点就当着大周文武百官的面鼓起掌来。至此,他再不必问国师大人缘何能以女子之身登顶权力之巅。

看看她如何恩威并施,压服群臣。看看她如何收买人心,掌控军权。

国库的银子不够封赏将士们的军功,她就自掏腰包另行重赏。此事传扬开来,大周的百万将士必然成为她的私兵,从此以后只认她的法旨,哪里还会听凭皇帝调遣?

这些锱铢必较的文官已然成了她拉拢武将的工具。真是玩得一手好权术。

哲仁看着缓慢走上高台的国师,灼热的眸光闪烁不定。

方众妙回到御桌后,将写好的圣旨抛给卫英彦,扬声道:先锋将军卫英彦因战功卓着,特晋封为骠骑大将军,赐黄金万两,良田千顷。

卫英彦接住圣旨,半跪行礼。

方众妙看向史归林,写下圣旨,封副将史归林为安远将军,赐黄金万两

史归林也连忙走到殿前跪拜,英俊的脸庞涨得通红。

封卫将军王守正为镇北侯,统辖二十五万镇北军。

方众妙继续书写圣旨。

越众而出的王守正猛地抬头朝上首看去,满脸不敢置信。他以为自己顶多也就封个二品或三品将军,却未料竟得了个一品侯爵,而且还获得了镇北军的统辖之权。

若他记得没错,忠勇侯余飞翰就是镇北军的统领吧?自己岂不是占了国师大人的亡夫之位?

思及此,王守正的面皮忽然变得滚烫,心脏也疯狂跳动起来。他快步走到殿前,慌忙拱手说道:末将不敢领受镇北军统领一职。还望国师大人收回成命。

朝臣们见正主都出言反对,这才纷纷发话。

是啊,这次封赏真是过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卫将军,以前也未曾立下什么军功,赏他官升一级也就罢了。

方众妙继续书写圣旨,头也不抬地说道:领了这个职位,镇北侯即刻前往北境收复失地,不灭了五族蛮夷,你死也要死在那里。如此,你还觉得这封赏过重吗?

不灭五胡就死在北境?肩头的担子竟然这般沉重?

王守正立即磕头谢恩,心中暗道:这镇北侯和镇北军合该给我!

刚才还发表反对意见的朝臣们现在都不敢吱声了。他们唯恐自己多说几句,国师大人就把他们也发配到北境去打仗。

哲仁津津有味地看着国师大人处理朝政。

殿内忽然又有一人举手,是个留着美髯的中年男子。别人都不敢吭声,他胆子倒是大。想来他应当身份背景颇为不凡。

哲仁指了指那人,看向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使臣。

此人专门负责搜集情报,对他小声耳语:那是国师的堂侄儿,左相方涵。

原来是一家人,难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