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8节(2 / 2)

这一封赏,几乎已经是明示了:李唐是一定会向东扩张的,李渊有意河南河北两地!

最后,凉州总管这个官职也很有深意。

要知道,李渊派去西凉的使者,就是要封李轨为凉州总管,结果人家自己称帝了,弄了个乌龙事件。

于是李渊就把凉州总管一职封给了他能征善战刚把西秦灭了的好大儿李世民,嗯,这就有点刻意了啊。

但无论这些封赏有什么深意,对于秦王府,这就是大好事儿!

太子地位尊崇,但论起地位权势,秦王现在也不虚。

虽然天下未定,大家心里对于夺嫡之念还没有那么清晰,但大家明白官位啊,领导越来越好,下属才觉得前景光明,于是秦王府上下都很高兴。

李盛已经连续好几天被投喂各种好吃的了,而且最近秦王很忙总是被叫去议事,也没时间没心思出去跑马,他感觉自己正在变胖。

而且回了长安后有条件了,李世民非常豪气地给他做了两套新马具,那精致程度让李盛大开眼界。

马具分为鞁具和鞍具两大类,通俗一点讲,鞁具就是马头上的那一套,包括马笼头、马衔口、还有各种用来控制方向固定部件的条带。

鞍具就是马背上用的那一套,包括马鞍、马镫、胸带等等。

李世民新打的一副马鞍是银鎏金薄片里面包着木质鞍具,在马鞍首尾两侧的银质薄片上,居然还刻了流云纹和卷草纹,嗯,就很小清新。

如果说这些纹样还可以接受的话,那马鞍的前后桥的装饰件,即鞍翅,上面的花纹李盛就不太喜欢了,居然是缠枝牡丹纹样!

他是男生哎!

然而更让他接受不能的是,周围的人居然还夸这个纹样“富贵大气”“飒露紫颜色极贵重,很是相配”!

紫色是很富贵没错啦,宋朝人汪洙曾有一首诗传播范围很广,就是他的《神童诗》。

有一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这首诗中还有另一句——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所谓朱衣紫绶,这两种颜色在隋唐时一直是高级官员的服色,紫色自然是贵色。

但是这种花纹在他的固有印象里就是女生用的啊!

但是他反对没用,真是和小时候一样,小时候是任由妈妈打扮,现在是被李世民当模特玩奇迹马马。

他的马鞍往后连到大腿下,中间有带子连着,居然也有类似蹀躞带一样的带孔的皮带,上面可以挂各种装饰,比如他现在挂着的就是一个棒槌行至的铜挂件,还有一个双鱼形状的串铃、一件白玉勾舌、一个小小的桥状铜带饰。

还有一套的黄铜的铜铃,李盛觉得这个东西就是纯纯的装饰作用,谁家好人给战马挂铃铛啊,估计也就是这会儿给他戴上过过眼瘾。

还有各种带饰,他看见了一套五边形狮纹带饰和一套圭形带饰,都很威风漂亮,还算满意。

至于前面额头上和胸前的装饰,就更多样更华丽了。

节约,是马具装饰的一种,作为各种颊带、项带、鼻带和额带的连接点,尤其额头和胸口,都是显眼又特殊的地方,更是要好好打扮,因此这两个地方的节约都是很精致贵重。

他看到了一个狻猊形玉饰。

狻猊,是传说中龙九子中的第五子,外形有点像狮子。

还有三叶花形玉节约,四叶花形玉节约,还有红色、紫色、褐色、白色的玛瑙装饰【1】。

这么多东西,当然不是短时间内做出来的,是李世民自己的私藏,李家累世豪族他当然不缺东西,秦王又四方征战,战利品也多多少少有一些,今天正好给飒露紫试一试新的马鞍,李世民也难得有时间,就拿出来试了个遍。

他拆拆戴戴,玩得兴致盎然,一边看一边还跟周围的人交流。

被他摆弄的李盛:x﹏x

好累啊!终于知道家里的女人们为什么逛街买完衣服就瘫倒在沙发里不动了,换衣服也是个好费力气的活动啊!

第12章

不光李盛被安排了新马具,跟随秦王出征薛仁杲的将士们也都各有赏赐,朝廷自然按军功给以官职财宝,而李世民也是不吝奖赏以结恩部下。

后世发现的《张士贵墓志》就有记载,因张士贵跟随李世民征薛仁杲有功,“赐奴婢八十口,绢丝千余段,金一百卅挺”

“卅”是三十,“挺”是古时候用来表述条状之物的一个计量单位,“金一百卅挺”——一百三十个大金条!

光看这一件事就可以知道李二凤同学这老大还是当得很不错的,他是真给你钱啊!

秦王府中众人都有赏赐,大家都是一片欢腾,李盛觉得这两天来给他换水喂粮的那个小吏都有劲儿多了。

不过李盛最近好几天没看到长孙氏,听人们唠嗑才知道,原来是有身孕了。

他点开系统看了看时间线,觉得这个宝宝应该就是二凤的长子李承乾了。

李世民也很高兴,还跑来给李盛喂糖浆吃,一边看着他吃一边唠叨,旋即又感叹他总是很忙不能陪着观音婢,最近也是,他即将前往长春宫镇守河东之地,到这孩子降生的时候,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回来。

长春宫的名字来自于它的景致,但其重要性来自它的地理位置。

唐代行宫主要有四种:避暑宫、温泉宫、边防宫和两京道行宫,而长春宫就属于边防宫。

唐代开元年间人梁洽《晴望长春宫赋》中称扼秦晋之襟带,据山河之表里”,“对华山之赑屃,挟重关之股肱”。它在地理上的战略地位可见一斑。

长春宫地处同洲,而同洲距离长安才三百里,可以说是关中的门户;而另一方面,他还是经略山东的前沿阵地。

李密投降唐朝后,他的不少旧部都跟随旧主献土归降,其中就有后世比较出名的李世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