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2)

年纪大一些的妇女就挑挑拣拣,觉得不如穿背心舒服,背心布料还多,只要5块钱一件,胸罩这么点料子,就要七块五,怎么不去抢?

年轻姑娘不服气道:“这是涤纶的料子,摸着多光滑,棉背心是便宜,棉面料不值钱啊,化纤的背心,也要十来块一件吧,但夏天穿背心,我都不敢挺直了胸走路,这个懂得都懂。

再说了,这胸罩不仅用了涤纶乔其纱,还用了尼龙和弹力带,这些东西都不便宜,别看这么小一件,你自己做,做不出来这么圆的杯型吧?”

反正年轻姑娘们只要看到,都要带一件回去的。

金惠英觉得这东西是挺好,也应该好卖,但是已经生产了一万两千件,再来七万件——这,哪来那么多人买啊。

她相信小姑子的眼光,却不能理解她的决定。

下单后,江梨重新雇她去管品控,这次给她开的是一百二一天,让她再带两个人*一起过去。

这次她加大了订单量,王氏兄弟的作坊肯定会再多请一批人赶工,人多了,更要抓好质量。

金惠英想到干满一个月时间,她能赚到几千,达成一半的万元户目标,心里就激动不已,也不再劝江梨要慎重了,她仍旧叫上了江梨果一起。

金惠英单位本来就是半停工状态,她去不去厂里都不会有意见,她请假,厂里还能省下一些基本工资。

江梨果这里就不同,纸板厂现在效益还可以,他是一线工人,岗位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三天两头请假,一请还这么长时间,工长肯定不能同意。

帮江梨管加工作坊这摊事,也不是长久生计,金惠英也不能为了这个,让丈夫丢了铁饭碗,她后来去找了自己娘家人,把她姐姐带上了,她本来还想把她哥也叫去,但江梨说过,去管品控的,最好找个懂行做过裁缝的,金惠英没办法,这次好处她哥是赶不上了,另外叫了服装厂的一个工友一起。

她给自己姐姐开的是20块一天,给工友开了15块一天,虽然江梨给的预算是120,大头都是她赚的,但是想到要分几百出去,她也心痛,只能暗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不能把钱全赚了。

江梨之所以给她开这么高的工钱,一来是帮衬一把亲哥家,二来她习惯给人开高工资,让干活的人做起事来,更有动力。

虽然是自己二嫂,她也不是全撒手不管的,她还设了验收一关。

既然帮了二嫂家,就不能把大嫂给落了,不然一个赚钱,另一个眼红,就容易出事,所以作坊把文胸做出来后,她让大嫂找两个人一起验收,除了固定工钱外,每查出一个质量不过关的文胸,就奖励他们两分钱。

这个钱也不是江梨出,二嫂既然负责品控,质量有问题,她也要承担一部份责任,所以不仅要找王家兄弟返工扣他们加工费,还要按每件质量问题,从发给二嫂的工钱里面,扣一分回来。

所以金惠英这钱也并不是拿得轻轻松松,每天都要盯着作坊的人做工,作坊日夜赶工的时候,她们也要在当地住下来,晚上也要全程盯着。

七万件原料送去加工的时候,江梨又联系了慎州报社的徐记者,想请她帮忙刊登新闻。

从第一次登番鸭广告,到后来靠新闻媒体扳倒陈顺德,她算是真正知道和媒体合作的作用和好处,这次她做文胸买卖,肯定不会忘了这个好用的宣传途径。

在第一批货款陆续打回来的时候,慎州日报上也出现了一篇文章——《解放身体,拥抱优雅,谈谈女性贴身衣物的健康选择》,文章里写道:“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衣着的追求不仅限于‘蔽体保暖’,更添了几分对美的向往……”

她还让外地的供销员帮忙联系报社,在省城和海市的报纸上都登了类似的文章,《爱美的同时,更要懂呵护》、《专家谈女性内衣的科学选择》。

“那报纸上说,女人胸部由乳腺、脂肪等构成,长期缺乏适当支撑,会因为劳作导致胸部下垂,引发肩部、背部酸痛,还容易得乳腺疾病,怪不得我肩背经常酸,是不是没穿报纸上说的文胸的原因啊?”

“我也看了报纸,说我们会为孩子选合脚的鞋、为老人选保暖的衣服,也要为自己选一件舒适的文胸,这是对健康生活的合理追求。”

“上海服装学院的教授也说,文胸在发达国家普及率达90%,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我们都改革开放了,女性也不能落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