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妻 第219节(2 / 2)

看到大家的反应,老者一笑笃定地看向朱九。

他相信少主不会反对,更是求之不得。

谁知朱九冷冷斜了他一眼道:“你当本少主是什么人了?出卖自己去换取利益么?”

老者一愣,少主不是一直喜欢那丫头吗?爱得死去活来的,这会儿怎么又说这种话?

其于诸人也都不解地望着他,实没想到这样皆大欢喜的事少主会不愿意。

朱九心里的苦实在说不出口,面上依然冷漠的样子,“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没有本少主的命令,你们不得轻举妄动,知道吗?”

尽管在场的人心存疑虑,但本着忠心侍主的念头皆没有反对,齐齐拱手应是。

朱九道:“现在你们都退下吧,分批走,注意隐蔽,没事别出来瞎晃。”

“是!谨遵少主令!”诸人齐声应道。

一阵哗啦声响,旁边的一道墙壁裂开,一条长长的甬道出现在众人面前。

诸人没有犹豫,朝朱九行礼后转身鱼贯进了甬道。

片刻后,密室里便只剩下朱九。昏暗的烛火将他的身影映在背面的墙上,显得孤寂而落寞。

他就这样一直坐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墙壁又一次哗啦裂开,一个青衣汉子匆匆进来,脸上神情惊慌。

“什么事?”朱九冷冷问道。

来人顾不得行礼,疾步走到朱九面前,“少主,不好了!京城里出事了!”

闻言朱九微微皱眉,脸上神情并没有变化,“说具体点儿,到底怎么了?”

青衣汉子道:“姚贵妃于五日前持皇帝玉玺上殿,声称纪皇后谋逆,致使病中的皇帝驾崩,当即将纪皇后打入冷宫,其余嫔妃被软禁在各自宫中,多数朝臣被秘密关押……”

乍闻这样大的变故,朱九也只是哦了声,随即眉毛一掀问道:“那姚贵妃立了谁为太子?”

青衣汉子道:“说大行皇帝临终口谕,立六皇子为太子,择日登基。”

自皇帝登基以来,姚贵妃盛宠无衰,连带他所生的六皇子也颇得圣眷,立他为太子顺理成章,即便百官也找不到错处。

只是,皇帝明明还活得好好的…显然姚贵妃要谋宫夺位,扶持她的儿子上位。

不,谋划这一切的肯定另有其人。

除了君熠然还会有谁?

瞬时朱九心里的情绪变得复杂。

虽然还未查到他真正的身份,可从他所做的事情来看,分明跟自己是同一路人,甚至几次帮助自己……

这样的情形下,只要自己将皇帝困在淮城,或者干脆杀了他,这口黑锅便扣在了纪氏头上,永远也卸不掉。

只要六皇子顺利登了基,即便再有慕氏子弟反对,也没什么用了。

毕竟,坐在皇位上的是大行皇帝的儿子,在没有另立储君的情况下,六皇子继位名正言顺。

当然,所有的前提是皇帝已死,且必须死在淮城,死得悄无声息,没名没份。

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此不但朱氏大仇得报,且离颠覆大綦江山又近了一步。

随后又想,他肯定已经知道淮城发生的事了,京城的消息之所以来得这么快,便是希望自己能够配合他行事。

想到此,朱九自嘲地笑了笑。

如果没有姜氏插手,或许他这次真的会置皇帝于死地。可惜姜氏为了顾全大局,已决定放他一马,而自己偏偏还愿意听她的话,甚至不需要她多费唇舌就答应了。

他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因为阿妍,因为慕彦峥,更是因为他自己。

在姜氏身上,他寻到了久违的母爱,那是他这辈子最缺失的情感。

朱九从没有想到,自己此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竟因为这对母女的出现产生动摇,且是如此的轻而易举。

实在是可笑!

还有那慕彦峥,他可是仇人的儿子,是自己复国路上必须清除的障碍,可笑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与他和解,还想要帮他谋夺太子之位。

反过来,君家的那位三公子才是同路人,明里暗里帮了自己很多次,可笑自己不但不领情,且还暗地里背叛他,与仇人的儿子合谋要算计他…

自己这是,疯了?

朱九颓丧地靠在椅背上,心里充满了无以言说的悲哀。

何去何从?

同一时,杨北城瞪着铜铃大的眼珠子,叉着右手看着站在面前的亲信,犹不置信地问:“这么说,西凉真的会退兵?”

亲信拱着手道:“回将军,是的,陈将军传话给您,说是对方的王元帅想要和谈,请您亲自去渭峪关一趟。”

“这是为何?”杨北城满脸疑惑,低头沉思了一会,抬起头道:“去,把送信的人叫进来,本将军要亲自问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