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那到时候成功了功劳算谁的?(2 / 2)

“二科同样如此,张明科长经验丰富,参与过那么多重大设备改造项目。他们对设备结构的熟悉程度,能帮助我们避免自动化控制方案与实际设备结构之间可能出现的衝突。比如,设备內部的空间布局可能影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进而影响数据採集的准確性。二科可以凭藉他们的专业知识,协助我们优化自动化系统的硬体布局,確保系统稳定运行。”

许大茂环顾会议室一周,目光坚定:“只有三科与一科、二科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才能打造出真正高效、精准的新型轧钢设备自动化系统。至於功劳,项目成功后,每个人的贡献我都会上报,绝不会被埋没。”

这时,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大家交头接耳,低声討论著许大茂的提议,脸上的凝重之色逐渐被思索和认同取代。

一位资深工程师率先表態:“许处长,我觉得您这个提议確实可行。就像您说的,咱们三科在自动化研发上虽然专业,但材料和设备结构方面的知识,確实比不上一科和二科。多科室合作,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其他几位工程师和技术员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孙立看到大家的態度转变也没多说什么。

许大茂见眾人態度转变,趁热打铁说道:“既然大家都认可这个思路,那咱们就儘快行动起来。孙科长,会后你安排人整理一下目前项目中遇到的与材料和设备结构相关的具体问题,列成清单。我们拿著这份清单,主动去和一科、二科对接,看看他们能在哪些方面给予我们最直接有效的支持。”

孙立点头应道:“好的,许处长,我这就安排。”

许大茂接著说:“另外,我们要和一科、二科共同制定一个详细的合作计划,明確每个阶段的目標、任务以及各方的责任。这个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时间节点,確保我们的合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

此时,一位年轻的技术员举手发言:“许处长,那在合作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同科室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许大茂微笑著回答:“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当遇到意见分歧时,咱们以数据和实验结果为依据。大家一起重新审视问题,分析不同意见的利弊,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小范围的实验来验证。最终的决策要以对项目最有利为原则,確保我们始终朝著成功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