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科技进步靠考古(1 / 2)

第643章科技进步靠考古

“上古‘龙凤大劫’,以凤族扶持的黄帝部落胜利而告终,及至后世秦汉,主要是秦朝时期,才被扭转了过来。

因为秦人跟商周是两个民族,并不是同一个系。

秦朝尚黑,属水德,居于西北,以龙为图腾。

胡八一先生,您想到了什么?”

“鬼洞,精绝,黑蛇,秦朝肯定是在西北的黄沙之中发现了什么,从而才有了远超当时其他几国的冶炼技术。

还有那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或许那也和能让人体内铁元素富集的鬼洞诅咒有些关系。”

在黄极的提示下,胡八一很快就将这些元素串联了起来。

“是啊,华夏文明的文化传承,终究是有脉络可循的。

或许史书记载会有谬误、漏写,但多方资料相互印证之下,逻辑上是不会出错的。

那么说回‘龙凤大劫’,之后呢?

黄帝部落吞并了炎帝部落,在黄河及长江流域之间形成了当时最大的部落。

凤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他们开始大胆的在地球上建立各种远超当前时代的奇观。

建木、扶桑树、金乌、昆仑山、日月山……应该都是凤族当时所建。

这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十日时代’。

当然,凤族虽然打赢了代理人战争,但当时的地球上肯定还有其他外星人。

龙族虽然代理人失败了,但其本身的实力肯定还在,只是丧失了在华夏核心地段的话语权。

所以这个时代,龙族的力量应该是龟缩在华夏外围的西北地区,也就是胡八一先生所去过的精绝国那里,通过生物基因科技调制强大的生化战士,派往中原‘搅风搅雨’。

而凤族则是掌握着华夏中原乃至是地球,把这里圈禁起来作为银河系的原始文明生态保护区。

他们的十日金乌巡航于天空之上以维持统治,太空港建立在近地轨道上进行生产,外星人在‘天庭’空间站里享受生活,偶尔通过‘建木’太空电梯下到凡间。

至于其他的个别外星人,则是分散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或是在凤族的管理下缴纳入境费进行旅游,或是偷渡降临。

这个时代,比之华夏古代的神话传说,那就是龙凤大劫之后的‘巫妖大劫’。

凤族入主天庭,统领天地世界,最高统帅是太一、帝俊,为天帝,麾下十只金乌巡视四方。

龙族隐匿人间,赋予凡人伟力使之转变成巫,和天庭进行游击战。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持续大战,一方面是给大地上的上古先民带来了灾难。

比如说十日横空让地面化作焦土。

另一方面,各方外星人因为相互之间的斗争,自身的实力也是有了一定的衰弱。

就比如说后羿射九日。

弓箭怎么可能把太阳射下来,倒不如说是某种外星高科技武器把天上飞的金乌飞行器给击落了。”

【什么赛博洪荒世界啊!】

一行弹幕从大屏幕上飘过,观看这《鬼吹灯4》最后一集的观众们已经是无力吐槽了。

不过这赛博洪荒的味儿虽然不正,但脑洞确实是大开,让人有着眼前一亮的感觉。

毕竟相关的内容和元素在网络小说中虽然不少,但国内的影视圈,那些编剧大多还是守着传统的那一套,在文化创作上都属于是束手束脚,很多内容根本就不受年轻人的欢迎。

这种科幻洪荒的戏码出现在华夏的影视圈里,无异于是降维打击,立刻就吸引了更大批的年轻网友过来观看。

“在这种‘巫妖大战’的情况下,地球上的人类先民们也是不堪其扰,开始对这些出现在地球上的外星人产生排斥心理。

当然,当时的华夏先民和外星人之间,肯定是存在着技术差距的,那种差距之大,就好像我们和非洲那些丛林里的原始人一样。

于是新的人类英雄应运而生了。

也就是在黄帝统领华夏大地之时,颛顼在若水之野出生。

若水之野就是现在的古蜀国三星堆地界,那里的文明很是发达,掌握着极高的青铜技术。

不过颛顼出生之后,并没能在若水之野待多久。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前面我们说过了,少昊虽然被算作是华夏五帝之一,但他也有帝少昊和神少昊之分。

并且相比位于中原的华夏初祖黄帝,少昊明显是彻底投向了凤族外星人那边,因为少昊是东夷族的首领,其在位期间就大力提倡鸟类图腾崇拜。

而神少昊作为‘初生的太阳神’,其神国应该是在东海之外的大壑,那里是扶桑树之畔,树下生活的少昊国民,被称为‘青阳氏’。

可是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却说: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之前在东海的时候,少昊还是东夷的帝少昊,是朝阳之神。

结果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少昊却出现在了极西流沙附近的长留山上,成为了西方白帝神少昊,也就是机器人。

这一句末尾的‘是神也,主司反景’,意思是他成了黄昏夕阳之神。

从朝阳变成了夕阳,从人变成了机器人,我们不难推测出,这过程之中应该是出了什么变故,导致帝少昊身死,原本生活在少昊神国里的青阳氏族,也被从东海赶到了西方。

再结合华夏上古神话‘巫妖大劫’,这其中巫族也有两个关键性的人物,祝融和共工,他们占据了不少的篇幅。

在这段神话里,祝融和共工不知何故在不周山大战,双双身殒,其间共工怒触不周山。

所谓不周山,在神话里是支撑天界的盘古脊梁,一座直插天际的高山。

因为共工的冲撞,天柱断裂,以至于才有了后面的天河倒灌,地上发生大洪水,女娲进行补天。

而若是剔除掉这其中的神话色彩元素,将之带入到《山海经》的上古大荒世界里,那么更有可能的是。

所谓的‘不周山’和‘建木’一样,或者它们就是一种东西,是凤族外星人建立的超级工程太空电梯。

祝融,也就是颛顼,因为上古之时祝融和共工一样不是人名,而是职位名。

前者掌管冶炼锻造,后者掌管水利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