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1 / 2)
席文毓通满文这一点,勉强让康熙帝满意。
虽然没有一口答应,但也没有拒绝,马奇觉着有门儿。
康熙帝将之前马奇选的六十八人,勾选了成绩合格的,其他成绩不合格的五十多人,令全部遣返。
康熙帝对马奇道:“重新挑选治学严谨之人去学。”
马奇为难:“可否将生员范围扩散到整个国子监和翰林院?国子监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学习上许会更勤勉些。”
揆叙是翰林院掌院,国子监祭酒不在,但揆叙代为说了两院情况:“不管是翰林院还是国子监,都以汉人为多,恐有违皇上之意。”
马奇:“不管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我大清的臣民,有何区别。”
德亨觉着马奇这话有些“超纲”了,他不给众人开口机会,道:“皇上,这才开学不到半个月,学的内容尚且浅显,臣以为,完全不必这样着急,您何不降下谕旨训诫,再给人一次机会,再等上半个月,您再看成绩如何?”
康熙帝道:“浅显的都学不会,更何况深奥的,朕一言既出,岂有更改之理,拙落之人不可再用。马奇……不分满蒙汉八旗,从入国子监读书子弟中再做选拔,翰林院那边,交给揆叙去问。两院皆以自愿为主。”
马奇和揆叙接旨:“谨遵命。”
德亨和马奇汇报完事情,还有其他大臣汇报其他的事情,两人就结伴出殿,将空间留给其他觐见的朝臣。
马奇叹道:“幸好有个席文毓。”要不然,岂不是显的他太过无能?
德亨笑道:“要不是我弄这个考试成绩排名,您的六十八人都会留下,您倒是庆幸上了?”
马奇嗤笑道:“酒囊饭袋之徒,弃了又如何?”
啧,这评价,真够犀利的。
对了,十多年前,马奇可是左都御史呢,听说他做御史的时候,可是参掉不少的尸位素餐的满汉官员。
马奇又道:“皇上对你加入算学考试并未否决,这倒是令老夫稍感意外。”
德亨无所谓道:“皇上恐怕连这个学馆都没太在意,更何况加一门算学科目。且只是带着小学生学一些九九表,打打算盘而已,又算什么算学?”
德亨要的只是一个名正言顺,并不在意康熙帝对这个学馆的态度如何。
学馆要办成什么样得看他想办成什么样。
康熙帝已经老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现在谈理想谈抱负,还太早了。
德亨等的起,也愿意等。
德亨停住脚,马奇也跟着停住脚,沉吟道:“虽然有些交浅言深,但老夫总觉着,您应该还另有目的。”
德亨转了转眼珠子,笑道:“不瞒您说,我还想加一门拉丁语,毕竟拉丁语更通用一些。”
马奇头疼:“一个俄罗斯语就够难为人了,您还要加一门拉丁语,老夫恐怕下一张成绩单上,老夫推荐的人一个都不会有。”
德亨好笑道:“您拿着皇上的口谕去吓唬吓唬剩下的人,不怕他们不下功夫去学?”
马奇:……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事儿,老夫已经很多年不做了。”
德亨玩笑道:“这哪里是鸡毛,这分明是货真价实的皇命圣旨啊。马中堂,您莫要太拘泥了。”
马奇摇头:“也罢,有您找来的那批人比着,老夫少不得要多使些手段。”
德亨:“对了,删减掉这么一批人,多出来的棚子,可否要搭建灶台,改成食堂,方便学子们用餐?”
马奇:“……那这米面耗费的费用您出吗?”
德亨立即否认:“怎么可能,我只能出我的人的口粮。”
作为领主,他有义务养育他的领民,兴办教育,在这方面,德亨可是很有自觉的。
马奇犹豫:“那…须得去理藩院谈……”
嘴里说着,眼睛却一直盯着德亨,意思是让德亨去找阿灵阿谈。
德亨揉了揉下巴,道:“这个,等我圣见之后再说吧。”
马奇好奇:“您不是才从皇上那里出来?”怎么还要圣见?
此时马奇才发觉,德亨是故意停下脚的,他这是在等着单独面见皇帝呢。
马奇:“打扰了,老夫这就告辞了。”
德亨:“您慢走。”
德亨等了一会,见朝臣走的差不多了,给阿尔松阿递了红头牌。
红头牌代表王公大臣,绿头牌,代表外姓大臣。
阿尔松阿递了牌子,出来宣德亨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