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2 / 2)
康熙帝奇怪:“你怎么又回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忘了说了吗?”
德亨:“臣有折本要奏。”
德亨从袖口抽出一张奏折,双手捧给了康熙帝。
康熙帝展开一看,脸色越看越凝重。
良久,康熙帝问道:“可有证实过?”
德亨道:“是拉锡亲自去探的。”
拉锡出列,跪地回禀道:“禀皇上,俄罗斯商队此行所携带火器数量和种类,以及哥萨克人的数量,奴才亲自数点后,说与德公爷的。”
康熙帝奇怪:“怎么是报与他,不是来报与朕?”
康熙帝用的这个“报”字很有含义。
拉锡神情一凛,详细解释道:“一开始,是奴才发现此次俄罗斯商队中有哥萨克人,奴才听说德公爷与俄罗斯人走的近,哥萨克人残忍成性,不通礼法,未免德公爷吃亏,奴才便提醒了他几句。德公爷想知道此行俄罗斯人商队当中有多少哥萨克人,便托了奴才去打探。臣一打探不得了,居然发现商队中,哥萨克人居然有百二十人多……”
“德公爷认为俄罗斯人包藏祸心,便支给了奴才银钱,托奴才想法子去打听俄罗斯人所携带火枪数量和种类。奴才打探清楚了,想着这事儿是德公爷发起的,就告知了德公爷,请托他与奴才一起上报与皇上知道。”
是“告知”,不是“报”,这里面的差别很重要。
康熙帝点头,道:“你能发现俄罗斯人异常之处,朕记你一功。”
拉锡欣喜,叩首谢恩:“奴才谢主隆恩。”
德亨见拉锡警报解除,就道:“皇上,臣去找阿灵阿问过,俄罗斯商队报与理藩院的是携带火枪三十支,不包括手雷,仅为自保用,但拉锡查到的实际数量,却是火枪超过了三百只,手雷三十只。悬殊十倍之数,殊为可观。”
康熙帝:“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德亨:“臣提议,查抄清剿。”
康熙帝:“不可。如此大批量火枪,如果他们反抗,火枪对射起来,将会给京城带来恐慌和动乱。”
德亨:“拉锡查明,俄罗斯人此行所带火枪,与咱们的火枪大有不同,手雷更是轻巧稳定,他们居然能一路无知无觉的带来京城,实在让人惊异。”
康熙帝眼前一亮,看向拉锡。
拉锡点头,道:“奴才亲自查验过,确实大不一样。如果不是怕打草惊蛇,奴才一定顺一柄来献给皇上。”
拉锡话说的粗俗鲁莽,但意思很得康熙帝的心意。
这一批火枪和那个手雷,一定要弄到手。
但这关系到两国邦交,即便是附属国,也不能蛮横抢夺,这是康熙身为大国君主的气度。
需要从长计议。
康熙帝起身,背着手踱步,沉吟道:“去宣耿额和阿灵阿,还有富宁安来。”
耿额,现任兵部满尚书,阿灵阿,现任理藩院尚书,富宁安,上个月才从左都御史调任礼部满尚书。
六部尚书都在畅春园随驾办公,是以三位尚书大人来的很快。
康熙帝将德亨的奏折给三位尚书阅看,三位尚书有志一同的面色复杂的看向德亨。
您可真会给咱们找事儿。
人俄罗斯人虽然携带了超规武器,但人藏的好好的,明显是为了自保,并不是为了闹事儿,要是没有这一封奏折,恐怕等他们离京,咱们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呢。
现在好了,既然已经知道了,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们这些朝臣们也不能当不知道了。
康熙帝的意思很明白,他要这一批武器。
怎么从俄罗斯人手里得到这批武器,你们来议一议吧。
耿额:“俄罗斯人所为无外乎财货,不如挑明厉害,从他们手中购买过来。”
富宁安:“若是他们狮子大开口,难道咱们也任由他们要价吗?”
耿额:“礼部擅长长袖善舞,如何定价,就看富尚书的手段了。”
富宁安不赞同道:“兵主杀伐,若不是耿尚书当面,臣还以为方才是掌户部的马尔汉大人所言呢。”
德亨心下暗笑,这讽刺够味儿,我喜欢。
阿灵阿道:“两位大人莫急,若是出面交涉,该是我理藩院的职责。”
耿额和富宁安都看向他,听他有何高见。
阿灵阿有什么高见,他的高见是看着德亨道:“既是德公爷上奏,德公爷可有对策吗?”
德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