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心神一定,舒娘就拿着图画单子比对,召唤着李采:“你把炭和炙肉铁篦子先放驴车上,还有明天出发的时候记得把铁锅也带上。哦还有,今晚记得多削两根长筷子,挟炭用,也可以挟烤架。”
“好的娘,我记住了。”李采这就做事。
苏榛写的第二大类:食材与调料。
同样的,表格里画的也全是图。舒娘兴致勃勃的辩认了一番,立刻又组织人手:“山梅,调料那些瓶瓶罐罐的就你负责整理了,今晚不用的也都放驴车上。”
山梅点头应了:“下午就装好了,都搁桦皮盒子里的。”
至于苏榛写的第三大类,舒娘终于看不懂了,是文字。
苏榛逐一告诉她,第三类是经营用品:“有现银收款的盒子,帐簿、炭笔,还要做一些价钱的标签,明码标价;另外要带清洁用品,比如抹布、草木灰、香胰子、煮水用的桦树皮锅、渣桶,咱们得保证摊位的清洁,走的时候给人家打扫干净。”
舒娘连连点头,夸赞苏榛细心。
苏榛继续说着:“还有第四大类,劳动保护用品。每个摊位都要带取暖设备,我请白叔带了几个炭盆上来,每个摊位在*出发之前放上车。另外,大伙的靴子里要塞加热过的红豆暖宝宝。以及统一着装围裙制服、头帕、手尉。女眷长头发收到头帕里遮结实了,别掉进吃食里。”
春娘立刻答了:“下午我们几个在家的把围裙和头帕都缝好了,就是还没有你说的统一的手尉。”
“就先带自己的吧,后面空了咱慢慢做。”苏榛环视了一圈儿,问着:“大伙儿负责的事儿都忙完了?若是空了,我们要进行一个简单的岗前培训。”
大伙虽然不太明白啥叫“岗前培训”,但大体猜得到是要集议一下,便纷纷应了。
包括白老汉跟成树在内的全体,一共八人。先在山洞口附近点了篝火,随后围坐集议。
女眷们甚至还一边聊一边做针线活儿,眼瞧着所有的战术马甲跟背包即将完工了。
集议自然是苏榛来主持,也是她跟舒娘提前商量好的事,此刻跟大家都交交底。
苏榛:“咱们加上小司,一共是有九人。这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了。我想了想,不能一窝蜂的全部去做一件事,也不能每次都要临时安排谁负责弄什么。所以,需要给大家分组。”
第73章
舒娘补充:“分组好,免得做重复了。”
大家都懂,纷纷点头。
苏榛便继续:“首先是交通组,组长就是白叔。组员成树和小司,小司今晚不在,明天我会同他说的。”
白老汉呵呵的笑,有些不好意思,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当个小官儿:“苏娘子,你就只管说,我要干啥就成。”
成树也表态:“我听苏娘子的,苏娘子让我听白叔的,那我就听白叔的。”
苏榛也是认真:“交通组的事儿还真挺重要呢。首先得确保食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另外,还要负责规划路线。我听小司说,三间贮木场之间有大路有小路,线路还挺多,连他都没走全过。所以前面会是他带路,后头尽量能选择一条最快且最安全的。”
白老汉点点头:“成的成的。”
苏榛继续:“另外,眼下咱们男丁少,恐怕交通组也得帮忙食材跟餐具那些的装卸,小心搬运,避免浪费。”
其实她也知道不用她说、成树跟白老汉也不可能袖手旁观。
但她认为凡事在做之前先定好规则,免得事后含糊不清。人情归人情,规矩归规矩。
“另外,也要负责确保美食摊停放位置的正确,不能给贮木场带来拥堵。虽说我是第一责任人,但我毕竟不能日日分身盯着三家,所以停放的事儿,想就交给交通组负责。”
白老汉:“这也是应该的。”
“最后一项,每日每摊、每辆车去哪里、有人临时出行比如下山采购、或是三个摊位之间互相调配物资之类的,车辆安排就都全权交给您。”
“成,我有不明白的,就再问你。”白老汉上山本就是赶车,苏榛交待的这些事儿突然让他有了一种“责任感”,仿佛重担在身,立刻满面红火,年轻了两岁。
苏榛便笑意吟吟的谢过“交通组”的两位,继续安排下面的事儿:“食品卫生方面,由舒娘负责检查。”
舒娘点点头:“我不识字,但我可以画画,我也用榛娘的那个表格来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