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2)

乾隆就想把这种新规推行至其他官学和宗学、觉罗学。

既然是宗学,负责这件事的人就最好是宗室。弘昼于是建议让允禵去。他辈分和年纪在这摆着,能镇得住下面的人。

乾隆觉得可行,就召允禵进宫,问问他的意思。

允禵现在能有件事情做已经感恩戴德了,哪儿还敢挑三拣四,立刻接了整顿觉罗学的差事。

然而在了解了觉罗学的情况后,允禵就有些后悔,这里的风气实在是太差了。

倒不是说宗学的学生成绩差,这里因为有很多家境优渥的孩子,在家也请了师父,从小接触琴棋书画,文学休养很不错。

但宗学里根本不是以文化修养或者骑射成绩好为荣,而是以家世为荣。

那些个家世好的,玛法阿玛在皇上跟前有体面的,在宗学就被人捧着。

还有一些坏心思的,早早挑唆着这些赌博吃酒,听戏逛妓院养娈童,欺负那些家世不好的觉罗红带子。

允禵知道了几件纠纷,被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过年的时候,允禄他们到他府上拜年,老头就跟他们抱怨,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这事儿真不好管。

弘昼早就知道宗学是什么样,他就笑着劝十四叔,“正是因为不好管,我们去了都得头疼,才派您去

。除了您,就没人能收拾那些臭小子。”

常年担任宗正的允禧也表示,“这件事只有十四哥来管,拿出您当年整顿军队的架势。宗学再这样下去,宗室在朝堂上真就没一点地位了。”

皇上现在根本不用忌惮宗室,因为宗室的人才太少了。德沛算一个,再就是平郡王福彭,不过这人身体不好,日后指望他带兵,是不可能的。

远□□些红带子们就更别提了,家里有些铺子田产,很多人就没想过出人头地。

不出人头地可以,但不能堕落啊!再这样下去,不是重蹈前明覆辙了?

允禵心说这些弟弟和侄儿们都是滑头,好差事全让他们抢了,让自己这个老头子去干得罪人的活。

但如果自己没干出点名堂,也就没资格为儿孙求什么。自己既然接了这差事,就要干好。

他当年可是敢和先帝叫板的人,如今还怕得罪几个黄带子红带子?

过完年,允禵就给乾隆上了份奏折,内容是关于整顿宗学的新规,主要针对学校风气,发现赌博、斗殴等事,都需要记过,累及三次,直接撵回家去。如果还有更恶劣的行为,就要累及家人。

正好永琏来给乾隆交景山官学学生的面试名单,这些人是要去制造局的,永琏亲自面试,要看他们对操作机器的熟练程度。同时调整官学那边的教学方法。

乾隆就把宗学的事儿和他说了,“你十四叔公脾气还是这样,要真这么干,回头那些宗室该说朕刻薄寡恩了。”

永琏:“……若不整顿,坏的是整个爱新觉罗家的名声。整个皇室的名声都不好,您一人的名声好,有什么意义?”

乾隆:“……”

乾隆忍不住瞪了儿子一眼,这小子说话越来越难听了。

不过确实是这个道理,比起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名声,宗室怎么议论自己,没那么重要。

“而且十四叔公有这样的魄力,您就该全力支持他,等他不在了,下面那些叔公和叔叔们,是不愿意干这得罪人的活的。”永琏就劝汗阿玛,整顿宗学,刻不容缓。

乾隆想了想,提笔批复。让十四叔放手去干。

乾隆批完折子,又看永琏呈上的名单。

每个人擅长的工种和适合的岗位都列好了,还都安排了负责带他们的师父。

乾隆问:“人够用吗?”

永琏摇头,“工人和学徒是够用了,但能了解整个制造流程,解决技术问题的人还不够。不过不用着急,再过一两年总会有的。”

乾隆不太懂制造局的事儿,但儿子对这事儿心里有数,他脑中似乎有个很宏大的目标,正按部就班的往这个目标前进。

他又拿出几份关于工坊和蒸汽机的奏折和永琏讨论,这些内容没永琏和海望这样的人出主意,乾隆都不敢轻易批复。

他也想过学一学算数和机械相关的知识,像圣祖爷那样,以免官员们为了技术问题扯皮,他没办法辨别是非。

但乾隆在这种事上真的没什么天赋和耐心,他到现在连蒸汽机的原理都看不明白。